脊柱肿瘤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原发性包括骨组织和神经组织来源的肿瘤,各有特点;转移性常见于乳腺癌等原发肿瘤转移,有相应临床表现;诊断靠影像学和病理检查;不同人群脊柱肿瘤特点及应对不同,儿童青少年要关注对生长发育影响,成年人重找原发肿瘤及综合治疗,老年人考虑身体状况多采用姑息治疗等缓解症状。
一、脊柱肿瘤的定义
脊柱肿瘤是指发生在脊柱部位的肿瘤,可分为原发性脊柱肿瘤和转移性脊柱肿瘤。原发性脊柱肿瘤起源于脊柱的各种组织,如骨组织、神经组织等;转移性脊柱肿瘤则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脊柱所致。
二、原发性脊柱肿瘤的相关情况
(一)骨组织来源的原发性脊柱肿瘤
1.骨样骨瘤:好发于青少年,多累及长骨,但也可发生在脊柱。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夜间痛明显,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其病理特点是有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核心组织,周围有增生的骨组织。
2.骨母细胞瘤:相对骨样骨瘤来说体积较大,症状与骨样骨瘤类似,但疼痛程度可能更重,影像学上可见边界清楚的溶骨性病变,伴有周围骨反应性增生。
3.骨肉瘤:在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较为常见,在脊柱较少见。多见于青少年,起病较急,疼痛进行性加重,可伴有局部肿块,影像学显示骨质破坏、肿瘤骨形成等改变。
4.尤文肉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脊柱尤文肉瘤相对少见,常表现为疼痛、脊柱活动受限,可伴有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症状,影像学可见骨质破坏和软组织肿块。
(二)神经组织来源的原发性脊柱肿瘤
1.神经鞘瘤:起源于脊神经后根或脊髓神经根的雪旺细胞,可发生在脊柱的任何节段。多数为良性,肿瘤较小时可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压迫神经,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麻木、肢体无力等症状,影像学上表现为脊髓旁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与神经关系密切。
2.神经纤维瘤:常为神经纤维瘤病的一部分,可累及脊柱神经,表现为多个神经纤维瘤的存在,伴有皮肤咖啡斑等表现,脊柱受累时可能出现脊柱侧弯等畸形,肿瘤增大时也可压迫神经产生相应症状。
三、转移性脊柱肿瘤的相关情况
(一)常见的原发肿瘤来源
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等是常见的发生脊柱转移的原发肿瘤。例如,乳腺癌患者中约有50%会发生脊柱转移,肺癌患者脊柱转移的发生率也较高。
(二)临床表现及影响
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常以疼痛为首发症状,疼痛程度较重,且呈进行性加重,可伴有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影像学上可见脊柱骨质有破坏病灶,常为溶骨性或成骨性改变,根据原发肿瘤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四、脊柱肿瘤的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是初步筛查脊柱肿瘤的常用方法,可以发现脊柱骨质的破坏、肿瘤的大致位置等,但对于早期较小的肿瘤或软组织病变显示不够敏感。
2.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脊柱骨质的细微结构改变,对于骨质破坏的范围、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观察更准确,可发现X线不易察觉的病变。
3.MRI检查:对脊柱软组织和骨髓的病变显示具有独特优势,能多平面成像,清晰地显示肿瘤在椎管内、脊髓周围等部位的侵犯范围,是诊断脊柱肿瘤尤其是脊髓和神经受侵犯情况的重要检查方法。
(二)病理检查
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明确脊柱肿瘤性质的金标准。对于原发性脊柱肿瘤,病理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细胞类型、分化程度等;对于转移性脊柱肿瘤,病理检查有助于寻找原发肿瘤的来源。
五、不同人群脊柱肿瘤的特点及应对
(一)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发生的脊柱肿瘤中,原发性骨肿瘤相对较多见,如骨样骨瘤、尤文肉瘤等。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脊柱肿瘤可能会影响脊柱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导致脊柱畸形等问题。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更加关注对脊柱生长发育的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要谨慎,尽量在去除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脊柱的正常功能和生长潜力。
(二)成年人
成年人的脊柱肿瘤中,转移性脊柱肿瘤更为常见,多与原发的恶性肿瘤转移有关。成年人由于工作、生活等因素,脊柱的负担较重,肿瘤引起的疼痛等症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在诊断时要注重寻找原发肿瘤,治疗上需要综合考虑原发肿瘤的情况和脊柱肿瘤对患者功能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手术、放疗、化疗等。
(三)老年人
老年人的脊柱肿瘤也以转移性肿瘤居多,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脊柱肿瘤可能会加重骨质疏松相关的问题,如更容易发生骨折等。在治疗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大型手术的老年人,可能更多地采用姑息治疗等方式来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