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判断依据包括症状表现(局部儿童患肢痛、不敢动等,成人有持续痛、窦道等,全身急慢性不同表现)、影像学检查(X线早期可能无异常,后期有相应改变,CT更敏感发现早期破坏等,MRI早期敏感显示骨髓内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急慢性不同表现,病原学检查培养致病菌及药敏);与蜂窝织炎、尤文肉瘤等疾病鉴别;儿童要考虑年龄和生活方式因素,成人要考虑病史和职业因素。
一、骨髓炎的判断依据
(一)症状表现
1.局部症状
儿童:儿童骨髓炎可能表现为患肢疼痛、不敢活动,局部可能有红肿、皮温升高。比如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在儿童长骨多见,由于儿童骨骼的特点,病变部位疼痛明显,且可能伴有局部软组织肿胀。
成人:成人骨髓炎局部可能有持续的疼痛、肿胀,慢性骨髓炎还可能有窦道形成,反复流出脓性分泌物。
2.全身症状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急性骨髓炎常伴有高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9℃以上,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慢性骨髓炎患者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有低热、消瘦等表现,但在急性发作时也会出现高热等全身感染表现。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早期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一般在发病后2周左右才会出现骨小梁模糊、骨质破坏等改变。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X线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长骨骨髓炎早期可能先出现干骺端骨质疏松,随后出现斑点状骨质破坏。
慢性骨髓炎X线可见骨质增生、硬化,死骨形成等表现,死骨表现为高密度的骨块。
2.CT检查
CT对于发现早期骨髓炎的骨质破坏、小的死骨等比X线更敏感。可以清晰显示骨皮质的破坏情况、骨膜下脓肿等。例如,能更清楚地看到骨髓腔内是否有脓肿形成以及骨质破坏的范围。
3.MRI检查
MRI是早期诊断骨髓炎较为敏感的方法。在骨髓炎早期,MRI即可发现骨髓内异常信号,表现为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能很好地显示骨髓水肿、软组织炎症等情况。对于判断骨髓炎的范围、是否累及周围软组织等有重要价值。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在急性骨髓炎时明显升高,慢性骨髓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但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通常会升高,ESR增快提示体内有炎症反应,CRP升高也是炎症的敏感指标。
2.病原学检查
对于怀疑骨髓炎的患者,需要进行伤口分泌物或血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如果培养出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助于明确诊断,并指导抗生素的选择。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骨髓炎常见的致病菌之一,通过培养鉴定出该菌并进行药敏试验,可以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一)与蜂窝织炎鉴别
1.儿童:儿童蜂窝织炎也可能有局部红肿热痛,但一般全身症状相对骨髓炎较轻,通过MRI检查可以鉴别,蜂窝织炎一般骨髓腔不受累,而骨髓炎有骨髓腔的累及。
2.成人:成人蜂窝织炎主要是软组织的感染,病变主要在软组织,X线、MRI等检查显示骨组织一般无破坏,而骨髓炎有骨组织的破坏等改变。
(二)与尤文肉瘤鉴别
1.儿童:尤文肉瘤多见于儿童,也可能有局部疼痛、肿胀、发热等表现,但其影像学表现有特点,尤文肉瘤X线表现为溶骨性破坏,有葱皮样骨膜反应等,而骨髓炎的骨膜反应等表现与之不同,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鉴别,骨髓炎病理主要是炎症细胞浸润,尤文肉瘤病理是肿瘤细胞。
2.成人:成人尤文肉瘤相对少见,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需与骨髓炎仔细鉴别,病理检查是金标准。
三、不同人群骨髓炎判断的特殊考虑
(一)儿童
1.年龄因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的血供特点使得儿童骨髓炎的发病机制和表现与成人不同。儿童长骨的干骺端是骨髓炎的好发部位,因为该部位血供丰富,细菌容易停留繁殖。在判断儿童是否为骨髓炎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其症状可能不如成人典型,需要仔细观察局部表现和全身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2.生活方式:儿童活泼好动,容易发生外伤,外伤可能成为儿童骨髓炎的诱因,在询问病史时要关注儿童近期是否有外伤史,外伤后出现的局部症状要警惕骨髓炎的可能。
(二)成人
1.病史因素:成人骨髓炎可能有既往感染病史、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史。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不易控制,糖尿病患者发生骨髓炎时,判断更为复杂,需要同时控制血糖和治疗骨髓炎。
2.职业因素:一些特殊职业的成人,如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有特殊工作环境的人,其骨髓炎的发生可能与职业因素有关,在判断时要考虑职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导致局部损伤,增加骨髓炎的发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