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可通过症状表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体征检查(压痛、弹响或摩擦感)、影像学检查(超声、MRI)诊断,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儿童有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女性因手工劳动多易发病,老年人多因退行性变,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治疗。
一、症状表现
1.疼痛
部位:腱鞘炎好发于手部、腕部等部位,不同部位的腱鞘炎疼痛位置有差异。例如,屈指肌腱腱鞘炎常见于拇指、中指、环指等手指的掌指关节掌侧,患者会感到此处疼痛,尤其在屈伸手指时疼痛明显;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疼痛位于腕部桡骨茎突处,可放射至手背或前臂。
程度: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仅在活动特定部位时稍有不适,重者会影响日常活动,如手部腱鞘炎患者可能因疼痛无法正常抓握物品。
2.肿胀
局部表现:患病部位会出现肿胀,以腱鞘炎发生的局部组织肿胀为主,皮肤表面可能无明显红热,但能触摸到肿胀的组织。比如屈指肌腱腱鞘炎患者,掌指关节掌侧可触及硬结,伴有肿胀。
与活动的关系:肿胀往往在活动过多后加重,休息后可能会稍有缓解,但一般不能完全消退。
3.活动受限
手指活动:屈指肌腱腱鞘炎患者会出现手指屈伸困难,严重时可发生绞锁现象,即手指屈曲后不能伸直或伸直后不能屈曲。例如,拇指屈肌腱腱鞘炎患者,拇指难以自如地屈伸,影响拿取物品等日常动作。
腕部活动: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腕部活动受限,尤其是腕部的桡侧活动,如腕部的背伸、掌屈、桡偏等动作会受到影响,导致穿衣、拿杯子等动作不便。
二、体征检查
1.压痛
具体部位:医生通过查体可以发现腱鞘炎部位有明显压痛。以屈指肌腱腱鞘炎为例,在掌指关节掌侧的压痛较为明显,按压时患者能明确指出疼痛位置;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在桡骨茎突处有固定的压痛。
与疾病的关联:压痛是腱鞘炎的一个重要体征,因为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导致局部敏感,所以出现压痛。
2.弹响或摩擦感
弹响现象:屈指肌腱腱鞘炎患者在屈伸手指时,有时可感觉到或听到弹响,这是由于肌腱在狭窄的腱鞘内滑动时,肌腱通过狭窄的部位产生弹拨样的感觉或声音。例如,拇指屈肌腱腱鞘炎患者屈伸拇指时,可听到“咔嗒”样的弹响。
摩擦感:部分腱鞘炎患者在活动患处时,能感觉到肌腱与腱鞘之间的摩擦感,这是因为腱鞘炎症导致腱鞘增厚,肌腱滑动不顺畅产生摩擦。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原理: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腱鞘的形态、厚度以及肌腱的情况。通过超声检查能观察到腱鞘是否有增厚、肌腱是否有水肿等表现。
临床意义:对于早期腱鞘炎,超声能发现腱鞘的轻度增厚和肌腱的轻度水肿,有助于早期诊断。例如,能看到屈指肌腱腱鞘炎时腱鞘的增厚情况以及肌腱在腱鞘内滑动的情况。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优势: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能更清楚地显示腱鞘炎周围组织的情况,包括腱鞘、肌腱、周围神经等。
表现:在MRI上可以看到腱鞘炎部位腱鞘增厚、肌腱信号异常等表现。例如,能明确显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时桡骨茎突处腱鞘的增厚以及周围组织的水肿情况。不过,MRI检查一般是在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或者需要更详细了解病变范围时才会进行。
四、不同人群特点
1.儿童
常见类型:儿童腱鞘炎相对少见,常见于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多发生在拇指。表现为拇指屈曲,不能伸直,家长可发现拇指掌指关节处有硬结。
特点及应对: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手部活动情况。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拇指的正常发育和功能,一般需要手术治疗,但手术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时机。
2.女性
好发因素:女性由于从事手工劳动较多,如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做家务等,手部活动频繁,更容易患腱鞘炎。例如,长时间用手打字的女性,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和屈指肌腱腱鞘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注意事项: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手部的休息,避免长时间重复性的手部动作,可适当进行手部的放松活动,如做手部伸展运动等,以预防腱鞘炎的发生。
3.老年人
病因:老年人腱鞘炎多与退行性变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腱鞘出现退变、增厚,肌腱容易发生磨损,从而引发腱鞘炎。
表现及应对:老年人腱鞘炎的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但疼痛和活动受限等表现依然存在。在治疗上,可先尝试保守治疗,如休息、局部热敷、理疗等,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再考虑手术等其他治疗方式,同时要注意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等,在治疗过程中需综合考虑。
通过以上症状表现、体征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可以判断是否患有腱鞘炎。如果出现疑似腱鞘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