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饮食需遵循保证营养均衡、选择易消化食物的原则,发作期和缓解期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和老年患者饮食各有特点,合理饮食对控制病情有重要作用,可减轻炎症、调节肠道菌群。
一、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饮食原则
(一)保证营养均衡
能量摄入: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保证足够的能量供应,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身体代谢。例如,成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来提供能量,一般每公斤体重约需10-12克碳水化合物,可通过米饭、面条等主食来获取。
蛋白质补充:优质蛋白质有助于修复肠道黏膜等组织,患者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每100克鸡胸肉约含20克左右的蛋白质,可适当增加摄入。
维生素和矿物质:各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等作用,可从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获取,如橙子、菠菜等;钙、铁等矿物质也需要充足供应,奶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动物肝脏等则富含铁。
(二)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生冷食物(如冰镇饮料、生鱼片等)可能会刺激肠道,加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炎症反应。例如,过量食用辛辣食物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引起腹泻等症状加重。
采用易消化的烹饪方式:蒸煮炖等烹饪方式制作的食物更易于消化吸收。如将蔬菜蒸煮后食用,比生食更温和,减轻肠道消化负担。可以多吃一些粥类,如小米粥、南瓜粥等,粥类食物经过煮制后质地柔软,容易被肠道消化。
二、不同阶段的饮食注意事项
(一)发作期
急性期严重腹泻时:此时患者肠道功能较差,应选择低渣、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例如,可食用米汤、藕粉、去油的肉汤等。这些食物残渣少,对肠道刺激小,能提供一定能量且易于消化。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以适当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其中含有钠、钾等电解质成分,能补充因腹泻丢失的电解质。
发作期肠道炎症较重时:避免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因为膳食纤维可能会刺激肠道,加重炎症。如全麦面包、芹菜等应暂时避免食用,待肠道炎症缓解后再逐渐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二)缓解期
逐步增加食物种类:在病情缓解后,可以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但仍要以温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以开始添加一些细软的蔬菜,如胡萝卜、山药等,将其制成泥状或小块状以便消化。也可以适量增加一些低纤维的水果,如香蕉等,但要注意适量,避免一次食用过多。
保持规律饮食:养成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规律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例如每天固定时间吃三餐,每餐食量适中,避免过度饥饿或过饱对肠道造成不良影响。
三、特殊人群的饮食建议
(一)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保证营养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营养。在饮食上要更加注重营养的均衡和易消化。例如,选择适合儿童口味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如儿童专用的奶酪、酸奶等,既富含蛋白质又易于消化。同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调整食物的质地,对于较小的儿童,可将食物制作成泥状、糊状等。
避免影响生长的因素:要注意避免因为饮食不当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例如,不能因为腹泻等症状而过度限制饮食导致营养不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调整饮食,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摄入来支持儿童的生长。
(二)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考虑消化功能减退:老年人消化功能逐渐减退,饮食应更加精细。选择更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软米饭、豆腐等。同时,要注意食物的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肠道。
关注营养状况和合并症: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在饮食上需要综合考虑。如果合并糖尿病,要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和种类,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如全麦面包(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适量食用)等,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影响病情。
四、饮食与病情控制的关系
(一)饮食对炎症的影响
合理的饮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肠道炎症反应。例如,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作用,有助于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炎症。而不良的饮食可能会加重炎症,如前面提到的辛辣、油腻等食物会刺激肠道,使炎症加重,导致病情反复。
(二)饮食对肠道菌群的调节
肠道菌群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一些食物可以调节肠道菌群。例如,膳食纤维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如燕麦中的膳食纤维等,可以被肠道有益菌发酵利用,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而过多食用高脂肪、高糖等食物可能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不利于病情控制。所以,通过合理饮食调节肠道菌群,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