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脊柱侧弯需从评估、非手术矫正、手术矫正及随访监测多方面处理。评估包括临床表现观察与影像学检查(X线测Cobb角分严重程度);非手术矫正有支具治疗(适用特定情况及佩戴要求)和康复训练(特定体操与姿势纠正);手术适用于特定Cobb角等情况,术后分早期和后期康复;需定期随访及监测生长发育以控侧弯、保健康。
一、青少年脊柱侧弯的评估
1.临床表现观察: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可能出现双肩不等高、胸廓不对称、脊柱偏离中线等外观异常表现,在不同性别和生活方式下,这些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例如爱运动的青少年若出现脊柱侧弯可能在运动后更容易感到疲劳不适。通过详细观察病史,了解患者既往生长发育情况、家族中是否有脊柱侧弯病史等有助于初步评估。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评估脊柱侧弯的常用方法,能清晰显示脊柱的形态、侧弯的角度等。一般需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通过测量Cobb角来确定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Cobb角是在X线片上测量侧弯最上端和最下端椎体终板垂线的夹角,Cobb角20°-40°为轻度侧弯,40°-50°为中度侧弯,大于50°为重度侧弯。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脊柱侧弯在X线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处于快速生长期的青少年脊柱侧弯进展可能相对较快。
二、青少年脊柱侧弯的非手术矫正方法
1.支具治疗:
适用情况:对于Cobb角在20°-40°之间且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较为适用。支具通过施加外力来限制脊柱侧弯的进展。不同性别和个体的脊柱生长特点不同,支具的佩戴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例如女性青少年可能因身体发育特点,支具佩戴的舒适度和效果需要更精细调整。
佩戴要求:患者需要长时间佩戴支具,一般每天佩戴20-23小时,仅在洗澡等特殊情况下短暂取下。在佩戴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脊柱侧弯的进展情况以及支具的适配情况,生活方式上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配合支具治疗。
2.康复训练:
特定体操训练:包括麦肯基疗法中的一些针对脊柱的训练动作,通过特定的脊柱伸展、旋转等动作来增强脊柱周围肌肉力量,改善脊柱的柔韧性和稳定性。例如侧弯侧的肌肉强化训练,通过针对性的运动可以平衡脊柱两侧肌肉力量,延缓脊柱侧弯进展。不同年龄和性别的青少年在康复训练的强度和动作选择上需要调整,比如年龄较小的青少年可能需要更简单、趣味性的训练动作来提高他们的依从性。
姿势纠正训练:教导青少年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例如坐立时保持背部挺直,双脚平放在地面,椅子高度要合适;站立时双肩放松,收腹挺胸。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长时间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对于有特定生活方式的青少年,如经常久坐学习的,需要定时提醒进行姿势纠正训练。
三、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手术矫正
1.手术适应证:当青少年脊柱侧弯的Cobb角大于40°-50°,且进展较快,或者支具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此外,如果脊柱侧弯导致心肺等重要脏器受压,影响呼吸循环功能时也需要及时手术。不同性别和个体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手术决策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例如女性青少年可能在心理上对手术的接受程度需要更多关注和沟通。
2.术后康复:
早期康复:术后需要佩戴支具一段时间来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早期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呼吸训练,因为脊柱手术可能影响呼吸功能,通过呼吸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肺部功能。同时要进行肢体的简单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静脉血栓形成。在康复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切口情况,注意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不同年龄的青少年术后恢复速度可能不同,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康复计划。
后期康复:随着时间推移,可逐渐增加脊柱活动度的训练,但要避免剧烈运动。进行核心肌群的强化训练,进一步增强脊柱的稳定性,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在生活方式上,要注意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碰撞等可能影响脊柱的活动,对于青少年的社交生活和学习安排也需要合理规划,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正常生活。
四、青少年脊柱侧弯矫正的随访与监测
1.定期随访:患者在矫正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X线,观察脊柱侧弯的矫正情况和进展情况。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随访的间隔可能需要调整,例如处于快速生长期的青少年可能需要更频繁的随访。通过长期的随访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脊柱侧弯得到良好的控制。
2.生长发育监测: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要监测身高、骨龄等生长指标,因为生长发育情况与脊柱侧弯的进展密切相关。女性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高峰期与男性有所不同,需要针对性地监测其生长发育状态,根据生长情况调整矫正治疗方案,保障青少年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脊柱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