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疼痛的常见原因包括牙周炎、外伤、根尖周炎,检查诊断有口腔检查(视诊、探诊、叩诊、X线检查),治疗原则因病因不同而异,儿童和老年人作为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牙周炎需基础和手术治疗,外伤分轻重度治疗,根尖周炎需应急和根管治疗,儿童要注意口腔卫生和安全及治疗对发育影响,老年人要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检查及考虑全身情况。
一、牙齿松动疼痛的常见原因
(一)牙周炎
1.发病机制: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存在,引发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炎症会破坏牙周膜、牙槽骨等支持结构,导致牙齿松动,同时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可引起疼痛。
2.影响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会逐渐发生生理性退变,更易患牙周炎,老年人相对儿童和年轻人更易出现牙齿松动疼痛与牙周炎相关。
生活方式:口腔卫生不良,长期不刷牙、不正确刷牙的人,牙菌斑堆积多,患牙周炎风险高;吸烟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加重牙周炎症,增加牙齿松动疼痛的发生几率。
病史: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牙周组织对细菌感染的抵抗力减弱,牙周炎更容易发生且病情可能更严重,牙齿松动疼痛更明显。
(二)外伤
1.发病机制:牙齿受到外力撞击,如咀嚼硬物、摔倒碰撞等,可导致牙周膜损伤、牙槽骨骨折等,引起牙齿松动和疼痛。
2.影响因素:
年龄: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牙齿相对较松动,受到外伤时更易出现松动疼痛;成年人牙齿相对稳固,但外力过大时也会受伤。
生活方式:从事某些高危职业或运动的人,如运动员、建筑工人等,牙齿受到外伤的风险较高;儿童活泼好动,在玩耍时也容易发生牙齿外伤导致松动疼痛。
病史:本身有牙齿发育异常,如牙根短小等情况的人,在外伤时更易出现牙齿松动疼痛。
(三)根尖周炎
1.发病机制:牙髓感染蔓延至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症,炎症刺激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支持组织破坏,出现牙齿松动,同时炎症引起局部疼痛。
2.影响因素:
年龄: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儿童和青少年的牙髓感染若未及时治疗,更易发展为根尖周炎;老年人由于牙髓退变等原因,也可能患根尖周炎出现牙齿松动疼痛。
生活方式:口腔卫生差导致龋齿未及时治疗,进而引发牙髓感染,最终发展为根尖周炎;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经常吃辛辣刺激食物等,可能加重根尖周炎症的症状。
病史:有龋齿病史且未进行有效治疗的人,牙髓感染后易发展为根尖周炎出现牙齿松动疼痛。
二、牙齿松动疼痛的检查诊断
(一)口腔检查
1.视诊:观察牙齿的外观,有无龋坏、外伤痕迹、牙龈红肿等情况。
2.探诊:用探针检查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度等,了解牙周组织的破坏程度。
3.叩诊:用叩诊锤轻叩牙齿,判断根尖周组织的情况,区分是根尖周炎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
4.X线检查:拍摄牙齿的X线片,可清晰看到牙槽骨的吸收情况、牙根情况、有无骨折等,有助于明确病因。
三、牙齿松动疼痛的治疗原则
(一)牙周炎的治疗
1.基础治疗:包括口腔卫生指导,如教会患者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控制牙周炎症。
2.手术治疗:对于牙周炎较严重,牙槽骨吸收明显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牙周翻瓣术等手术治疗,以重建牙周组织。
(二)外伤的治疗
1.轻度外伤:如果牙齿松动不明显,可让患牙休息,避免咀嚼硬物,一般可自行恢复。
2.重度外伤:牙齿松动明显或有移位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复位、固定等治疗,必要时可能需要拔牙后修复。
(三)根尖周炎的治疗
1.应急处理:开髓引流,缓解根尖周的压力,减轻疼痛,急性期过后进行根管治疗,去除感染的牙髓,充填根管,消除根尖周炎症。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
1.注意事项:儿童牙齿松动疼痛多与外伤或龋齿相关,家长要注意监督儿童口腔卫生,避免儿童咬硬物。在儿童玩耍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牙齿外伤。若儿童牙齿松动疼痛,应及时就医,儿童对疼痛的耐受和恢复情况与成人不同,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尽量减少对儿童牙齿发育的影响。
2.建议原因:儿童口腔处于发育阶段,正确的口腔护理和及时治疗能保障牙齿正常发育和健康,避免因牙齿问题影响咀嚼、发音等功能以及后续恒牙的萌出。
(二)老年人
1.注意事项:老年人牙齿松动疼痛可能与牙周炎等慢性疾病相关,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由于老年人可能伴有其他全身疾病,在治疗牙齿松动疼痛时要考虑全身情况,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选择对全身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
2.建议原因:老年人全身机能下降,口腔疾病与全身健康相互影响,良好的口腔护理和全面考虑全身情况的治疗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保障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