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常见获得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由黑素细胞被破坏致白斑,发病与自身免疫、遗传、神经精神因素等有关,白斑是皮肤出现白色斑片的宽泛概念,成因多样;白癜风白斑边界清、形状不规则、无鳞屑瘙痒等,白斑表现多样;白癜风遗传、自身免疫、神经精神等是病因,白斑炎症后、先天性等是病因;白癜风靠临床表现、伍德灯等诊断,白斑需综合多方面诊断;白癜风局部、系统治疗及光疗,白斑炎症后一般可部分自恢复等,不同年龄段、性别患相关疾病有不同特点。
白斑: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指皮肤出现白色斑片的现象,其成因多样。比如炎症后可出现白斑,如湿疹、银屑病等炎症性皮肤病在恢复期可能遗留白斑,这是由于局部炎症导致黑素细胞功能暂时受抑或损伤;还有一些先天性的白斑,如无色素痣,是胚胎发育时期黑素细胞发育异常所致。
临床表现差异
白癜风的临床表现:白癜风的白斑通常边界清晰,形状不规则,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白斑处皮肤光滑,无鳞屑、瘙痒等症状。白斑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常见于暴露及摩擦部位,如面部、颈部、手部等。病情进展期时,白斑可逐渐扩大、增多,有的患者白斑周围可出现色素沉着环。例如,一名20岁女性患者,面部出现一片边界清楚的圆形白斑,无自觉症状,随着时间推移,白斑范围逐渐扩大。
白斑的多样表现:炎症后白斑边界可能相对模糊,形状与原发病有关,比如湿疹后白斑形状多与湿疹皮疹形状相关;先天性白斑如无色素痣,白斑往往呈局限性、边界不太清楚的色素减退斑,大小、形状相对较固定,一般不会随时间明显扩大。比如一个新生儿背部有一块无色素痣,白斑范围较稳定,不会像白癜风那样快速进展。
病因差异
白癜风的病因
遗传因素:多个基因与白癜风发病相关,研究发现非综合征型白癜风的易感基因如MC1R、PTPN22等,家族中有白癜风患者的个体患病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自身免疫因素:体内存在针对黑素细胞抗原的自身抗体,如抗酪氨酸酶抗体等,这些抗体可破坏黑素细胞,导致色素脱失。例如,检测白癜风患者血清中抗黑素细胞抗体阳性率较高。
神经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黑素细胞功能。比如长期高压工作的人群,患白癜风的风险可能增加,可能与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等影响黑素合成有关。
白斑的病因
炎症后:如银屑病患者,在银屑病皮疹消退后可出现白斑,是因为银屑病炎症过程中释放的炎症因子损伤了黑素细胞,使其功能障碍或凋亡。
先天性:无色素痣是由于胚胎发育时黑素细胞迁移异常导致,属于先天性发育缺陷。
其他:某些化学物质刺激也可引起白斑,如长期接触酚类化合物的人群,皮肤可能出现白斑,是因为这些化学物质损伤黑素细胞。
诊断与鉴别
白癜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伍德灯检查,白癜风在伍德灯下表现为亮白色荧光;皮肤镜检查可观察到白斑处黑素细胞消失等特征;必要时可进行皮肤活检,病理表现为黑素细胞缺失等。例如,伍德灯检查发现患者面部白斑呈亮白色荧光,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可初步诊断为白癜风。
白斑的诊断:需要综合病史、临床表现、相关检查等。对于炎症后白斑,要询问原发病史;先天性白斑则根据家族史、出生后即存在等特点来判断。比如怀疑是炎症后白斑,需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皮肤炎症病史,再结合白斑表现进行诊断;对于先天性无色素痣,根据其出生即有、边界不太清楚等特点来鉴别。
治疗原则差异
白癜风的治疗
局部治疗: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如卤米松软膏等,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保护黑素细胞;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可调节局部免疫,促进黑素细胞恢复。
系统治疗:进展期白癜风可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但需注意长期使用的副作用;也可使用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等。
光疗: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是常用方法,通过紫外线刺激黑素细胞增生及黑素合成;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针对性强,对局部白斑效果较好。
白斑的治疗
炎症后白斑:一般随着时间推移可部分自行恢复,也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治疗湿疹、银屑病等原发病,随着原发病好转,白斑可能逐渐改善。
先天性白斑: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无色素痣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若影响美观可考虑美容遮盖等方法;对于一些由遗传综合征伴发的白斑,需针对综合征进行处理,但往往较复杂。
不同年龄段人群患白癜风或白斑时也有不同特点,儿童患白癜风时,要考虑儿童的身心特点,治疗上更需谨慎,优先选择相对温和的治疗方法;孕妇患白斑或白癜风时,用药需特别注意避免影响胎儿,多倾向于局部治疗等相对安全的方式;老年人群患白斑或白癜风时,要关注其身体机能状况,综合评估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男性和女性在发病概率上可能无显著性别差异,但具体到个体,心理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可能因性别差异有所不同,女性可能更在意外观对心理的影响,需加强心理疏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