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过敏需明确过敏原并避免接触,如食物、吸入性、接触性过敏原等;护理过敏症状,皮肤过敏要清洁保湿,呼吸道过敏要清理鼻腔、保持空气湿润;严重时药物治疗,严重过敏反应立即就医,同时注意宝宝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特殊情况。
一、明确过敏原
1.常见过敏原排查
食物过敏原:对于宝宝来说,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花生、坚果、鱼虾等。可以通过详细记录宝宝的饮食和过敏症状出现的时间关系来排查。例如,如果宝宝在食用牛奶制品后出现皮肤红疹、腹泻等症状,那么牛奶可能是过敏原。
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皮屑等。观察宝宝在接触某些环境时是否出现过敏症状,比如在春季花粉多的季节,宝宝外出后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眼痒等症状,可能与花粉过敏有关;室内尘螨较多时,宝宝夜间睡眠不安、晨起鼻塞、打喷嚏等,可能与尘螨过敏相关。
接触性过敏原:像某些化纤材质的衣物、护肤品、清洁剂等。如果宝宝接触某些新换的衣物材质后,局部皮肤出现红斑、瘙痒等,可能是接触性过敏原引起。
二、避免接触过敏原
1.饮食方面
如果确定是食物过敏原,要严格避免宝宝再次摄入相关食物。例如,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应选择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来替代普通牛奶粉。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要避免添加含有过敏原的食物成分,如明确对鸡蛋过敏,就不要给宝宝吃鸡蛋及含有鸡蛋成分的食物。
2.生活环境方面
防尘螨:保持室内清洁,经常用湿布擦拭家具、地板,使用防螨床品,如防螨床垫、枕套等,定期清洗宝宝的床上用品,水温最好在55℃以上,以杀死尘螨。
避免花粉接触: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尽量减少宝宝外出,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花粉浓度较高的时候。如果外出,可给宝宝佩戴口罩。
远离宠物:如果宝宝对宠物毛发皮屑过敏,应让宝宝远离有宠物的环境,不要让宠物进入宝宝的卧室。
三、过敏症状的护理
1.皮肤过敏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给宝宝洗澡,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水温不宜过高,37℃-38℃较为合适。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婴儿沐浴产品。
涂抹保湿霜:洗澡后及时给宝宝涂抹保湿霜,保持皮肤的水分,对于缓解皮肤干燥、瘙痒等过敏症状有帮助。如果皮肤过敏出现红疹、瘙痒,不要让宝宝搔抓,可以给宝宝修剪指甲,避免抓伤皮肤引起感染。
2.呼吸道过敏护理
清理鼻腔:如果宝宝因过敏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剂或鼻喷雾剂来清理鼻腔,保持呼吸道通畅。例如,用生理盐水滴鼻后,轻轻按压宝宝鼻翼,帮助排出鼻腔分泌物。
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40%-60%左右,有助于缓解宝宝呼吸道过敏引起的不适。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避免滋生细菌。
四、医疗干预
1.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如果宝宝过敏症状较为明显,如出现严重的皮肤瘙痒、频繁打喷嚏、流鼻涕等,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但要注意,不同年龄段的宝宝使用的抗组胺药物种类和剂量不同,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例如,2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但低龄儿童使用需谨慎,应避免自行用药。
糖皮质激素:在某些严重过敏反应情况下,如出现喉头水肿等危急情况,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但一般是在医院内由专业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使用,家长不要自行给宝宝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
2.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过敏症状严重,如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急诊。因为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会危及宝宝的生命,需要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五、特殊人群(宝宝)的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
新生儿和小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过敏的表现可能不典型,如可能仅表现为拒奶、哭闹不安等,家长要更加细心观察。对于低龄宝宝,在排查过敏原和护理过敏症状时要更加轻柔,避免对宝宝造成额外的伤害。例如,在给低龄宝宝清洁皮肤时,动作要轻缓,使用的产品要温和无刺激。
2.性别差异:一般来说,性别对宝宝过敏的影响不大,但在护理过程中要根据宝宝的个体情况进行护理,如女宝宝的皮肤护理要注意私处的清洁卫生等特殊方面,但这与过敏护理的核心原则是相通的,即避免过敏原、护理过敏症状等。
3.生活方式:要保持宝宝生活环境的稳定,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助于宝宝免疫系统的稳定。避免宝宝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这对宝宝应对过敏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要注意宝宝的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宝宝的体质,但要避免在过敏原浓度高的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
4.病史:如果宝宝有既往过敏史,家长要更加密切关注宝宝的日常情况,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如再次接触过敏原的风险评估等。在带宝宝就医时,要详细向医生告知宝宝的既往过敏史,包括过敏的症状、发生时间、曾经采取的处理措施等,以便医生能更好地制定治疗和护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