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需从休息与体位、饮食调理、康复锻炼、定期复查方面进行处理,休息急性期严格卧床,康复期注意体位;饮食要营养均衡,避免不良习惯;康复锻炼分早期卧床、中期佩戴支具后、后期基本愈合后进行;定期复查在特定时间,查多方面情况调整方案。
一、休息与体位
1.急性期休息:胸腰椎骨折后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一般卧床时间根据骨折严重程度而定,通常为6-12周。卧床时应选择硬板床,保持脊柱的平直,避免脊柱扭曲。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恢复相对较快,但仍需足够时间休息,避免过早活动导致骨折移位等情况。成人患者在卧床期间要注意定时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应保持身体轴线一致,避免脊柱扭转,防止加重损伤。
2.康复期体位:在骨折康复期,可逐渐开始佩戴支具下床活动,但仍要注意保持正确体位。无论是站立还是坐位,都要保持挺胸收腹的姿势,避免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对于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等原因,更要注意保持良好体位,防止再次受伤。老年患者在起床、坐下等动作时要缓慢,可借助扶手等辅助器具,减少脊柱的压力。
二、饮食调理
1.营养均衡:胸腰椎骨折患者需要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蛋白质有助于骨折的修复,可多食用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例如,每100克瘦肉中含有约20克左右的蛋白质。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每天可饮用300-500毫升牛奶,此外,豆制品、虾皮等也是钙的丰富来源。维生素对于骨骼代谢也很重要,尤其是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患者可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类、动物肝脏等,也可通过适当晒太阳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但要注意避免暴晒。对于儿童患者,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有助于骨骼的正常生长和骨折的修复,要注意饮食的多样化,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老年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可选择易消化的富含营养的食物。
2.避免不良饮食习惯: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进而影响营养的吸收,不利于骨折的恢复。同时,要戒烟限酒,吸烟会影响骨骼的血液供应,不利于骨折愈合,而过量饮酒也会干扰骨骼的代谢过程。
三、康复锻炼
1.早期康复锻炼(卧床期):在骨折早期卧床期间,可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锻炼,如四肢的主动活动。上肢可进行握拳、屈伸肘关节等动作,每天多次进行,每次10-15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下肢可进行直腿抬高锻炼,患者仰卧位,将下肢伸直缓慢抬高,每次抬高到30°左右,坚持5-10秒后放下,重复进行,每天可进行3-4组,每组10-15次。对于儿童患者,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四肢活动,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用力。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直腿抬高的幅度和次数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以不引起疼痛加重为宜。
2.中期康复锻炼(佩戴支具后):当骨折进入中期,患者可在佩戴支具的情况下进行腰背肌锻炼。常见的腰背肌锻炼方法有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位,用头部、双肘及双足撑起全身,使背部尽力腾空后伸,坚持3-5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可进行3-4组。还有飞燕式锻炼,患者俯卧位,上肢后伸、下肢伸直,同时抬起头部和下肢,使身体呈飞燕状,坚持3-5秒后放下,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儿童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时要注意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锻炼。老年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时要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锻炼强度和次数。
3.后期康复锻炼(骨折基本愈合后):当骨折基本愈合后,可逐渐增加一些全身的康复锻炼,如散步、游泳等。散步可从短时间、慢速度开始,逐渐增加散步的时间和速度,一般每次散步15-30分钟,每天1-2次。游泳是比较适合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运动,因为水的浮力可减轻身体的重量对脊柱的压力,患者可进行蛙泳、仰泳等,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儿童患者在骨折基本愈合后可在家长陪同下适当进行一些轻度的户外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老年患者在进行游泳等运动时要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并且在游泳过程中要有家人或专业人员陪同。
四、定期复查
1.复查时间:胸腰椎骨折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一般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复查。通过复查可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如X线检查可观察骨折线的模糊程度、骨痂生长情况等。儿童患者由于生长发育快,复查时间间隔可相对短一些,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复查时除了关注骨折愈合外,还需关注骨密度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预防骨质疏松相关问题。
2.复查内容:复查时除了进行影像学检查外,还需检查脊柱的活动度、患者的疼痛情况等。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康复锻炼方案或治疗方案。例如,如果复查发现骨折愈合较慢,会考虑调整营养摄入或康复锻炼强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