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脱水变性是什么意思

来源:民福康

腰椎间盘脱水变性是指椎间盘水分减少致结构功能改变,影像学可辅助判断,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会影响,不同特殊人群需注意相关事项,中老年随年龄易发生,青少年及年轻人群也可能因不良生活方式出现,久坐、弯腰劳作、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不利,既往腰部损伤史及其他疾病会有影响,儿童青少年、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各有需注意的温馨提示。

一、定义

腰椎间盘脱水变性是指腰椎间盘内的水分含量减少,导致椎间盘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一种病理状态。正常的腰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组成,髓核中含有大量水分,起到缓冲压力等作用。当发生脱水变性时,髓核的水分丢失,椎间盘的弹性和韧性下降。

二、相关指标及意义

(一)影像学指标

1.磁共振成像(MRI)

在MRI上,正常椎间盘髓核呈均匀的高信号,而脱水变性的椎间盘髓核信号强度降低。通过MRI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椎间盘内水分的变化情况,这对于评估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随着脱水变性的进展,髓核的高信号会逐渐减弱,纤维环也可能出现信号改变等情况。

2.CT检查

CT可显示椎间盘的形态改变,脱水变性的椎间盘可能表现为椎间盘厚度减小等情况。与正常椎间盘相比,脱水变性的椎间盘在CT图像上的密度等特征会发生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椎间盘的退变状态。

三、年龄因素的影响

(一)中老年人群

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发生脱水变性的概率增加。中老年人群由于长期的脊柱劳损、椎间盘的自然退变等因素,更容易出现腰椎间盘脱水变性。例如,50岁以上的人群中,相当一部分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脱水变性,这与椎间盘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丢失水分、结构退变有关。

(二)青少年及年轻人群

虽然相对中老年人群概率较低,但一些青少年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因素也可能出现腰椎间盘脱水变性。比如长期久坐、弯腰姿势不良等,可能加速椎间盘水分的丢失,导致椎间盘提前出现脱水变性的情况。

四、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应对

(一)久坐

长期久坐会使腰椎间盘承受持续的压力,且不利于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和代谢。久坐时,椎间盘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容易导致水分丢失加快,促进腰椎间盘脱水变性的发生。建议每隔一段时间(一般40-60分钟)就起身活动一下,伸展腰部,促进腰部的血液循环,缓解椎间盘的压力。

(二)弯腰劳作

频繁的弯腰劳作会增加腰椎间盘的负荷,尤其是在弯腰负重时,椎间盘受到的压力更大,容易导致水分丢失。例如,从事重体力劳动且经常弯腰的人群,腰椎间盘脱水变性的风险较高。在进行弯腰劳作时,应注意正确的姿势,尽量保持腰部挺直,减少腰部的过度扭曲和受力,必要时可佩戴腰围等辅助器具来保护腰部。

(三)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的人腰部肌肉力量相对较弱,肌肉对腰椎的保护作用减弱,椎间盘更容易受到损伤和发生退变。腰部肌肉力量不足时,腰椎的稳定性下降,椎间盘承受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容易导致脱水变性。建议这类人群适当增加腰部肌肉锻炼的运动,如游泳(尤其是蛙泳,对腰部有较好的锻炼作用)、小飞燕等运动,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维持腰椎的稳定性。

五、病史相关影响及注意事项

(一)既往腰部损伤史

有既往腰部损伤史的患者,如曾经有过腰椎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等病史,更容易出现腰椎间盘脱水变性。因为既往的损伤会破坏椎间盘原有的结构和血供等,使得椎间盘在后续的恢复和退变过程中更容易发生水分丢失等改变。这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加注意腰部的保护,定期进行腰部的检查,监测椎间盘的状态,一旦出现腰部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二)其他疾病影响

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影响腰椎间盘的水分代谢,从而间接导致腰椎间盘脱水变性。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紊乱等因素,可能会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和代谢过程,增加腰椎间盘脱水变性的风险。对于这类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在关注腰椎间盘情况的同时,也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相关因素对腰椎间盘的影响。

六、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一)儿童及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出现腰椎间盘脱水变性,可能会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坐姿、站姿等,避免孩子长期久坐、弯腰等不良姿势。如果孩子出现腰部疼痛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早期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二)孕妇

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体重增加、激素变化等因素,腰椎的负荷加重,更容易出现腰椎间盘脱水变性相关问题。孕妇应注意保持正确的站立和行走姿势,休息时可采取侧卧位并在腰部垫软枕等方式来减轻腰部的压力,定期进行适当的产检和腰部相关的监测,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三)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腰椎间盘脱水变性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摔倒等情况,因为此时腰椎的稳定性较差,摔倒可能会加重腰椎的损伤,导致疼痛等症状加重。老年人可在家人的协助下进行适当的温和运动,如散步等,同时要注意饮食中营养的补充,尤其是钙质等,有助于维持骨骼和椎间盘的健康。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脱水
脱水是体内水分减少,导致新陈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孩子拉脱水的症状是什么?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孩子轻度脱水,则可见皮肤稍干燥但弹性尚可,眼窝、前囟轻度凹陷,口唇黏膜稍干,尿量稍减少,精神尚可等。中度脱水则精神欠佳,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窝、前囟明显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等。重度脱水可表现出精神差甚至休克,皮肤明显干燥,少尿、甚至无尿等,重度脱水可危及生命。
小儿拉肚子脱水的症状有哪些?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小孩拉肚子脱水的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点。首先,小孩小便的次数和小便量会减少。其次,小孩总处于口渴状态,然后,小孩哭的时候没有眼泪,或者眼泪比较少,皮肤粘膜比较干燥,严重的脱水时燕窝还会往下凹陷,精神状态不佳。如果表现出这些情况,请及时去医院检查并且接受治疗,在家可以先吃一些口服的补盐液。
宝宝拉肚子拉脱水了怎么办?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脱水不是指的大便中的水量,是指因为吃不进、呕吐以及腹泻等丢失,造成体内液体减少,也就是尿量的减少,提示脱水。呕吐后需要空腹1.5-2小时,让胃肠充分休息一下。然后少量多次喂奶,恢复丢失的液体。如果今天不吐了,可以保证奶量,尿量恢复了就可以了。宝宝比较小,可以常规吃上益生菌。如果尿量明显减少,可以口服
腹泻脱水可以喝葡萄糖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腹泻脱水能喝葡萄糖,因为孩子拉肚子的次数太多,已经导致了脱水,就需要适当的补充葡萄糖,这样可以缓解脱水的症状。在孩子表现出腹泻的时候,需要及时的进行输液治疗,这样可以避免孩子脱水。同时可以给孩子吃一些清淡的流质饮食,孩子腹泻的次数减少,就可以改成半流质饮食。同时可以适当的给孩子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这
拉肚子拉脱水怎么办?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拉肚子脱水的话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腹泻的并发症,首先是注意饮食,尽可可以喝一些稀饭,米汤,清汤面条等类的食物补充水分,同时喝一些盐水补充电解质。其次,给予药物治疗,可以口服氯化钾缓释片一次两片,一天两次,口服补液盐一次一包一天三次。如果脱水比较重的需要给予静脉输液治疗,500毫升的糖盐水,配维生素c2
拉肚子脱水如何补水?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拉肚子脱水最好是经过静脉输液来补充液体,包括水分以及电解质,要输平衡盐液和糖盐水。如果没有条件输液,也可以口服补液盐口服液,或者是自己配制糖盐水,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糖、盐,配成糖盐水来补液。同时还要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以及尿量情况,判断脱水是否纠正。如果病人尿量很少,而且精神状态不佳,证明病情比较严重,
拉肚子脱水什么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腹泻表现出脱水的时候,最早的表现正常会口渴,口唇干燥,稍微严重一些的时候,则容易有心慌,眼窝凹陷,皮肤干燥等情况,病情进一步加重,则会有少尿或者尿闭,血压下降,泪腺分泌减少,可以经过血清电解质,血常规,心率,血压,以及人工检查,来分析是否有脱水,以及脱水的程度和类型,好选择对应的补水治疗以及病因治疗
婴儿脱水的表现?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婴儿表现出脱水的时候,孩子会表现出皮肤弹性比较差、哭的时候没有眼泪、口唇比较干、长期没有尿,还有的孩子会表现出囟门凹陷的症状。当孩子表现出脱水症状的时候,应当要及时到医院处理,防止影响孩子的生命安全。
腹泻严重脱水怎么办?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需要及时补充水分。腹泻是多见生理疾病,正常会造成身体没劲、虚脱并伴有脱水现象,若是严重腹泻,那就需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器官脱水,有条件的话可以采用静脉补液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严重腹泻病人务必要去医院进行检查电解质、便常规、血常规等,根据检查结果而采取治疗方案。康复期间注意水摄入,以清淡饮食为主,注意
拉肚子拉到脱水怎么办?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痢疾导致的脱水严重时,应以补液为主,防止因脱水而造成严重休克。正常轻度脱水可用口服补液盐或喝些淡盐水来缓解。若严重脱水,需到医院输液以补充血容量。判断脱水主要依据症状如轻度脱水、口渴、少尿、粘膜干燥等。如中度脱水,极度口渴,小便极少等。眼内凹疲惫不堪,心神不宁。例如,严重脱水。神经错乱,皮肤失去弹性
宝宝脱水的症状
吴宏图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一般小孩儿体液损失量超过体重5%时候,就会出现脱水临床症状。如果小孩儿体液量相当于体重15%,就是重度脱水,非常危险。脱水主要表现为口干、小便少,精神萎靡或者是嗜睡,眼睛闭不拢、口唇粘膜干燥、舌干燥、眼窝下陷、四肢发冷,皮肤不如平时充实,没有弹性,出现以上症状时,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导致严重后果。
小儿腹泻如何预防脱水
梁翠萍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小儿腹泻最重要的治疗目的是纠正和预防脱水。轻型腹泻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补液纠正脱水。建议6个月内的孩子,每腹泻一次给他口服补液50毫升;6个月到1岁的孩子,每腹泻一次建议吃50~75毫升的液体,最好口服补液盐。超过一岁的孩子,建议每次腹泻后给他吃100~150毫升液体,频繁口服补液可以帮助孩子预防脱水,对于重度脱水的孩子,需要到医院通过静脉补
成人拉肚子怎么判断脱水
徐东升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成人拉肚子怎么判断脱水,第一个看自己有没有口渴或者乏力,皮肤弹性怎么样,有没有塌陷,这样才能判断。还要看脱水严不严重,抽血查肾功能电解质,看看电解质 、血钠 、血氯、包括血钾丢失的怎么样才能判断。主要看病人有没有明显的口渴、乏力、肚子胀或者其它的不舒服,最严重的会引起脱水,腹泻比较严重的会引起休克,就是人事不知,突然神志不清,没有意识。
脱水程度轻中重度分级
郝敬波 副主任医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脱水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这三个级别,人体轻度失水,是指脱水量占体重的5%以下,此时人的皮肤弹性会下降,尿量会减少,还会出现眼窝凹陷以及皮肤干燥的情况。中度脱水,是指患者脱水量占体重的10%以内,人体会出现精神委靡、四肢无力、极度的口渴、口干等症状,而重度缺水,是指缺水量大于人体体重的10%以上,会出现休克、昏迷的症状。
拉肚子脱水怎么办
姚轶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拉肚子拉到脱水程度提示腹泻比较严重,在家里可以口服补液盐,如喝自己配制糖盐水、吃止泻药物腹泻可能会很快好转。如果腹泻特别严重,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最好到医院进行治疗。大量腹泻病人会出现虚脱,在家里没有办法治疗,如果体液丢失过多,血液中水分会从肠道排出,血液中血压出现下降甚至引起急性休克。所以,脱水严重情况下,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输液。
脱水了怎么办
张桐茂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患者如果出现拉脱水现象,需要积极去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根据血常规以及电解质等相关检查结果按医嘱治疗。如果患者只是出现轻微脱水症状,可以适当的喝淡盐水或者使用口服补盐液进行调理。如果出现较为明显脱水症状,建议及时输液补液治疗。在治疗脱水的同时,还需要查明引发腹泻病因后,按医嘱进行对因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