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患者饮食需从蛋白质、盐分、水分、钾摄入及其他方面综合调整。蛋白质摄入据肾功能和人群调整,优质蛋白占比超半;盐分每日不超3g;水分依尿量调整;钾摄入依肾功能和尿量限制;还需低脂、高维生素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一、蛋白质摄入
1.摄入量原则: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一般来说,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的慢性肾炎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宜控制在0.8-1.0g/(kg·d);当GFR下降时,需进一步限制蛋白质摄入,可降至0.6-0.8g/(kg·d),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50%以上。优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瘦肉、鱼类、蛋类、奶类等。例如,对于体重60kg的患者,GFR正常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约为48-60g,优质蛋白质应占24-30g。这是因为优质蛋白质含人体必需氨基酸,且代谢产生的含氮废物相对较少,可减轻肾脏负担。
2.特殊人群考虑:儿童慢性肾炎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摄入需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兼顾肾脏负担。一般建议蛋白质摄入量为1.0-1.5g/(kg·d),同样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同时要确保热量充足,以避免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被消耗,影响生长发育。老年慢性肾炎患者由于肌肉量减少等因素,蛋白质摄入需更精准评估,可在专业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调整,避免因蛋白质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也防止摄入过多加重肾脏负担。
二、盐分摄入
1.摄入量标准:慢性肾炎患者通常建议每日盐分摄入量不超过3g。过多盐分摄入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和高血压。例如,一袋普通的小包装方便面含盐分通常超过3g,应避免过多食用。这是因为钠会使机体水分潴留,增加血容量,进而升高血压,而慢性肾炎患者的肾脏排水排钠功能下降,所以需严格限制盐分摄入。
2.特殊人群考虑:儿童慢性肾炎患者在限制盐分摄入时要注意口味的调整,可通过添加天然香料如葱姜蒜等来增加食物风味,减少对盐分的依赖。老年慢性肾炎患者可能同时合并高血压等疾病,严格限制盐分摄入对控制血压和水肿至关重要,家属应帮助老年患者选择低盐的食物,如低盐酱油等,并监督其摄入量。
三、水分摄入
1.摄入量原则:一般根据尿量来调整水分摄入量。若尿量正常,每日水分摄入可维持在1500-2000ml左右;若存在水肿、少尿等情况,需严格限制水分摄入,一般每日水分摄入量为前一日尿量加上500ml左右。例如,患者当日尿量为500ml,那么当日水分摄入应控制在1000-1500ml左右。这是因为水分摄入过多会加重水肿,而尿量少的患者过多水分不能及时排出,会进一步加重体内水钠潴留。
2.特殊人群考虑:儿童慢性肾炎患者在水分摄入控制上需密切观察尿量变化,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属要注意观察其水肿情况、口渴程度等来判断水分摄入是否合适。老年慢性肾炎患者可能因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等原因,对口渴的感知不敏锐,更需要家属帮助监测尿量和水肿情况来调整水分摄入,防止因水分摄入不当加重病情。
四、钾摄入
1.摄入量原则:当患者肾功能正常时,钾摄入一般无严格限制,但当出现肾功能不全、尿量减少时,需限制钾摄入。正常饮食中含钾丰富的食物有香蕉、橙子、土豆、菠菜等。一般建议每日钾摄入量不超过2000-2500mg。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香蕉含钾约250mg,若患者每日食用超过10个香蕉就可能导致钾摄入过多。这是因为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排钾能力下降,钾潴留会引起高钾血症,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2.特殊人群考虑:儿童慢性肾炎患者在钾摄入控制上要根据其肾功能和尿量情况调整。如果是肾功能正常的儿童患者,一般正常饮食即可,但要注意食物中钾的合理搭配;若儿童患者出现尿量减少等情况,需严格控制含钾高的食物摄入。老年慢性肾炎患者常合并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在调整钾摄入时要综合考虑,比如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炎的老年患者,要注意控制水果等含钾食物的摄入同时保证血糖稳定,需在医生和营养师共同指导下进行。
五、其他饮食注意事项
1.低脂饮食:慢性肾炎患者常伴有脂质代谢异常,建议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如肥肉、动物油等,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可选择橄榄油、鱼油等。每日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30%。因为高脂血症会加重肾小球硬化等肾脏病变,所以通过低脂饮食有助于保护肾脏。
2.高维生素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每日摄入量应在500g左右,水果可根据病情适量摄入,一般每日1-2个中等大小的水果。维生素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对肾脏功能的维护有一定帮助。例如,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轻肾脏的氧化应激损伤;维生素B族参与多种代谢过程,对肾脏细胞的正常功能维持有重要意义。
3.避免刺激性食物: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可能加重肾脏负担。例如,浓茶和咖啡中的咖啡因等成分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不利于慢性肾炎患者血压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