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毒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肾脏自身疾病(如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性疾病(如肾动脉和肾静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尿路梗阻(如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肾脏和膀胱肿瘤等),不同病因在不同人群中有不同的易发情况。
一、肾脏自身疾病
1.肾小球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例如,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肾小球组织,导致肾小球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影响肾脏的滤过等功能,进而可能引发急性尿毒症。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不同性别之间并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自身免疫功能的异常可能受遗传等因素影响,有家族遗传易感性的人群相对更易患病。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狼疮性肾炎,多见于育龄女性,由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紊乱,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的抗体,累及肾脏时可引起肾小球病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这些抗体沉积在肾小球等肾脏组织中,导致炎症反应,破坏肾脏正常结构和功能,若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发展为急性尿毒症。糖尿病肾病也是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多见于有长期糖尿病病史的人群,高血糖状态持续多年后会引起肾脏微血管病变,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等,随着病情的发展,也可能逐渐进展为急性尿毒症,这种情况在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年龄跨度较大,但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各年龄段均有涉及。
2.肾小管-间质疾病
急性间质性肾炎:可由药物过敏引起,如使用某些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磺胺类等),不同个体对药物的过敏反应不同,过敏体质的人群相对更易发生药物过敏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也可由感染因素引起,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机体后,病原体及其毒素等可能累及肾小管-间质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等功能,若病情严重且未及时控制,可能导致急性尿毒症。这种情况在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生,但药物过敏相关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在有药物过敏史或正在使用易过敏药物的人群中需格外警惕,感染相关的则与个体的免疫状态和感染的病原体类型等有关。
二、肾血管性疾病
1.肾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
这种情况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的病因之一,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可能导致肾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此外,创伤等因素也可能引起肾动脉栓塞,如腹部创伤等情况可能导致肾动脉血管损伤,形成血栓或栓子堵塞肾动脉,使肾脏血流灌注急剧减少,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若不能及时恢复肾脏血流,可能发展为急性尿毒症。
2.肾静脉血栓形成:多种因素可导致肾静脉血栓形成,如血液高凝状态,一些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可能存在血液高凝状态,易发生肾静脉血栓;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体内蛋白丢失,肝脏合成蛋白增加,同时伴随凝血因子的变化,也可能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引发肾静脉血栓。肾静脉血栓形成后,影响肾脏的血液回流,导致肾脏淤血等情况,进而影响肾脏的滤过等功能,若病情严重可导致急性尿毒症,这种情况在肾病综合征患者等特定人群中需重点关注,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生,但血液高凝状态相关的肾静脉血栓形成在有基础血液疾病或肾病综合征等情况的人群中更为常见。
三、尿路梗阻
1.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相对更易患尿路结石,可能与男性的生理结构等因素有关。尿路结石可发生在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当结石堵塞尿路时,可引起尿路梗阻。例如,肾结石堵塞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肾脏内尿液积聚,压力升高,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功能,长期梗阻可导致肾脏实质损伤,进而可能引发急性尿毒症。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因尿路结石引发梗阻,但儿童尿路结石相对较少见,多与先天性尿路畸形等因素有关,而成人尿路结石多与饮食、代谢等因素有关。
2.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堵塞尿道,引起尿路梗阻,导致尿液排出不畅,膀胱内尿液潴留,进而影响肾脏的尿液引流,使肾脏的滤过功能受到影响,长期的尿路梗阻可导致肾脏积水、肾功能受损,严重时可发展为急性尿毒症。女性一般较少发生前列腺增生,但一些特殊情况如盆腔肿瘤等也可能压迫尿道引起尿路梗阻,不过相对男性前列腺增生来说较为少见。
3.肿瘤
肾脏肿瘤:如肾细胞癌等,肿瘤组织生长可能堵塞肾盂等尿路结构,导致尿路梗阻。肿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等,在不同年龄均可发生,但中老年人群相对发病率较高,男性和女性均可患病,但肾细胞癌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等情况。
膀胱肿瘤:膀胱肿瘤也可引起尿路梗阻,肿瘤生长堵塞尿道内口等部位,影响尿液的排出,进而影响肾脏功能。膀胱肿瘤的发生与长期吸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等因素有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男性发病率相对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