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的发生与菌斑微生物、局部促进因素及全身易感因素相关。菌斑微生物中特定致病菌持续刺激牙龈;局部促进因素包括牙石易吸附菌斑刺激牙龈、食物嵌塞压迫牙龈、不良修复体致菌斑积聚刺激牙龈、牙位异常与拥挤使菌斑易积聚;全身易感因素有遗传使宿主防御下降、内分泌紊乱影响牙龈对刺激的反应、系统性疾病降低免疫或改变代谢、吸烟影响血液循环等削弱免疫并改变菌群。
一、菌斑微生物是始动因子
口腔中的菌斑是一种不断积聚的细菌性生物膜,由大量细菌、唾液蛋白等组成。其中某些特定的致病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聚集杆菌等,是引发牙周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这些细菌会在牙齿表面定植、繁殖,持续刺激牙龈组织。例如,牙龈卟啉单胞菌能产生多种毒性因子,破坏牙龈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长期存在于牙周袋内。不同年龄人群中,菌斑的形成速度和细菌组成可能有差异,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口腔卫生习惯相对较差,菌斑更容易积聚;而老年人可能因牙齿磨损、牙龈退缩等因素,菌斑积聚部位和方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菌斑微生物的致病机制是相似的。
二、局部促进因素的作用
牙石:牙石是沉积在牙面上的已钙化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软垢,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龈上牙石位于牙龈缘以上的牙面上,可由菌斑钙化形成,它的存在会进一步吸附更多的菌斑微生物,而且牙石的粗糙表面会持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症加重。龈下牙石位于牙龈缘以下的牙根面上,更不易被清洁,对牙周组织的刺激更为严重,会使牙周袋加深,牙槽骨吸收加快。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牙石形成速度不同,比如吸烟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唾液的分泌和成分,促进牙石形成;有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的人,牙石形成也会明显加快。
食物嵌塞:食物嵌塞是指在咀嚼过程中,食物被挤压嵌入相邻两颗牙齿的牙间隙内。长期的食物嵌塞会压迫牙龈组织,导致牙龈乳头炎,进而引发牙周组织的炎症。例如,牙齿排列不整齐、有缺失牙等情况容易造成食物嵌塞。对于不同性别,可能在牙齿排列等方面有一定差异,比如女性可能因牙齿美观需求进行正畸治疗后,如果口腔卫生维护不佳,更容易出现食物嵌塞;而男性如果有不良咀嚼习惯,也可能导致食物嵌塞。
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补牙材料等不良修复体,会与牙龈组织不贴合,形成局部的刺激区域,影响牙龈的正常血液循环和自洁作用,导致菌斑积聚,刺激牙龈发炎,进而发展为牙周炎。老年人可能因牙齿缺失后修复不及时或修复不当,更容易出现不良修复体相关问题;一些生活方式中经常需要佩戴假牙的人群,如活动假牙佩戴者,如果清洁不彻底,也容易引发牙周问题。
牙位异常与拥挤:牙齿排列不整齐、错位等牙位异常和拥挤情况,会使口腔清洁难度增加,菌斑更容易在这些不易清洁的部位积聚,从而引发牙周组织的炎症。儿童在牙齿替换过程中,如果出现牙列拥挤等情况,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为日后的牙周炎埋下隐患;不同性别在牙齿发育和排列上可能有一定的群体差异,但总体来说牙位异常和拥挤对牙周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都会导致局部菌斑不易清除,刺激牙周组织。
三、全身易感因素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会影响宿主对牙周病的易感性。例如,一些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导致宿主的免疫反应异常,使机体对菌斑微生物的防御能力下降。有牙周炎家族史的人群,其发生牙周炎的风险相对较高。不同年龄层中,遗传因素的影响在儿童期可能就有所体现,如果父母有严重的牙周炎,儿童可能携带相关易感基因,在菌斑等局部因素刺激下更容易发病;老年人可能因为长期的遗传易感性积累,加上局部因素的作用,更容易出现牙周炎。
内分泌紊乱:例如,性激素的变化会影响牙龈组织对菌斑微生物的反应性。在青春期、妊娠期等时期,体内性激素水平升高,牙龈组织对菌斑等刺激物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发生牙龈炎症。女性在妊娠期由于孕激素水平大幅升高,牙龈容易出现肿胀、出血等症状,若原本就有菌斑刺激,更易发展为牙周炎;而男性如果出现内分泌紊乱,如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分泌异常等导致的内分泌改变,也可能影响牙周组织的代谢,增加牙周炎的发病风险。
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白细胞的趋化和吞噬功能降低,容易发生牙周组织的感染,且牙周炎的病情往往较重,不易控制。患有艾滋病的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对菌斑微生物的抵抗力极弱,更容易发生严重的牙周炎病变。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速度可能不同,儿童糖尿病患者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牙周问题可能更为棘手;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由于全身代谢等多方面因素,牙周炎的治疗难度可能更大。
吸烟:吸烟是牙周炎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会影响口腔局部的血液循环,使牙龈组织缺氧,降低牙龈的抵抗力;同时,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削弱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还会改变口腔菌群的组成,促进牙周致病菌的生长。不同年龄、性别的吸烟者,牙周炎的发病风险都高于非吸烟者,而且吸烟量越大,患病风险越高。青少年吸烟者可能因吸烟影响牙齿发育和牙周组织健康;老年吸烟者由于长期吸烟,牙周组织的损害往往更为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