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骨骨折不能握拳的康复治疗包括早期康复锻炼(被动活动、主动-辅助活动)、渐进性功能锻炼(中期和后期锻炼),物理治疗有热敷(注意早期和特殊情况)和理疗仪器治疗(超声波、低频电刺激),手术治疗相关情况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康复配合及术后并发症处理,需根据不同年龄、病情等调整康复方案。
一、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锻炼
被动活动:在骨折早期,若患者自身无法主动握拳,可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协助进行被动握拳-伸指活动。通过轻柔地活动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维持关节的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一般每天可进行多次,每次活动的幅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准。例如,对于儿童掌骨骨折不能握拳的情况,家属协助活动时要更加轻柔,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对于成年患者,也需注意力度适中,因为过度用力可能会影响骨折部位的稳定。
主动-辅助活动:随着骨折部位的初步稳定,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辅助握拳锻炼。患者自己尝试主动握拳,同时医护人员或家属在旁边给予适当的助力,帮助患者完成握拳动作。这种锻炼有助于激发患者的肌肉收缩能力,促进血液循环,为后期的主动活动创造条件。不同年龄的患者在进行主动-辅助活动时,需要根据其自身的力量和骨折恢复情况进行调整。比如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助力,但要注意避免助力过大导致骨折部位受到不良应力。
2.渐进性功能锻炼
中期锻炼:当骨折处有一定的纤维连接,具备一定稳定性后,可进行渐进性的握拳锻炼。开始时可进行小范围、小力度的握拳-伸指,逐渐增加活动的范围和力度。例如,从握拳达到最大程度的30%-50%开始,逐步增加到80%-90%。对于有不同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在进行锻炼时要注意监测血糖,因为运动可能会影响血糖水平,要确保锻炼过程中血糖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避免因血糖波动影响骨折恢复和康复锻炼的效果。
后期锻炼:骨折基本愈合后,加强握拳力量和灵活性的锻炼。可以进行抓握不同质地、不同重量物体的练习,如抓握橡胶球、核桃等。通过这些练习,进一步恢复手部的功能,提高握拳的力量和协调性。对于儿童患者,可选择适合其年龄的玩具进行抓握锻炼,既有趣又能达到康复目的。而对于有既往手部疾病史的患者,如类风湿关节炎病史,在进行后期锻炼时要更加谨慎,注意观察手部的肿胀、疼痛等情况,若出现不适要及时调整锻炼方案。
二、物理治疗
1.热敷
作用原理: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为握拳功能的恢复创造良好的局部环境。对于掌骨骨折不能握拳的患者,在骨折恢复期可适当进行热敷。一般可采用温毛巾热敷,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不同年龄的患者对温度的耐受略有不同,儿童皮肤较娇嫩,温度可适当低2-3℃,避免烫伤;老年患者皮肤感觉相对迟钝,要注意经常触摸毛巾温度,防止温度过高烫伤。
注意事项:在骨折早期(一般指24-48小时内),不宜进行热敷,因为热敷可能会加重局部肿胀。对于有皮肤破损、感觉障碍等情况的患者,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出现掌骨骨折不能握拳时,热敷要格外小心,防止烫伤。
2.理疗仪器治疗
超声波治疗:超声波能够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对于骨折后手部组织的恢复有一定帮助。通过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患者握拳功能的恢复。在进行超声波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程度调整治疗参数。例如,对于儿童患者,治疗强度要相对较低;对于成年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低频电刺激:低频电刺激可以刺激手部肌肉收缩,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促进神经-肌肉的恢复。通过将电极片放置在手部相关肌肉部位,给予适当的低频电刺激,引发肌肉有节律的收缩。不同年龄的患者在进行低频电刺激时,电极片的放置位置和刺激强度需要进行个性化调整。比如老年患者肌肉萎缩相对明显,可能需要适当增加刺激强度,但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避免引起不适。
三、手术治疗相关情况
1.手术指征下的术后康复配合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如果掌骨骨折情况较为严重,需要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早期要注意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开展康复锻炼。术后1-2周内可进行轻微的被动握拳等活动,随着伤口愈合和骨折部位的初步稳定,逐渐增加活动的力度和范围。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术后康复的进度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由于自身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影响内固定物的稳定;成年患者则可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按照常规的康复流程进行锻炼,但要考虑既往是否有影响康复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患者术后康复时要注意血压变化,避免因血压波动导致头晕等不适影响康复锻炼的进行。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如果术后出现握拳困难等情况,要及时排查原因。可能是由于术后疼痛导致患者不敢握拳,此时需要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如药物镇痛等,以保证患者能够进行正常的康复锻炼。对于因术后关节粘连等原因导致不能握拳的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如在麻醉下进行手法松解等,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治疗方式,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等因素。例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手法松解的耐受性可能较差,需要综合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采用该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