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患者需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来明确病情。病史采集包括发病情况、腹泻特点及伴随症状;体格检查涵盖一般状况和腹部检查;实验室检查有粪便常规、培养、血常规、血生化等;影像学检查包含腹部超声、X线、结肠镜等,各检查从不同方面为诊断腹泻相关疾病提供依据。
一、病史采集
1.发病情况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婴儿腹泻可能与喂养不当、感染等有关,儿童腹泻可能因不洁饮食、病毒感染等引发。例如,人工喂养的婴儿若冲调奶粉浓度不当或奶瓶消毒不彻底,易出现腹泻。成年患者可能因食用变质食物、旅行中饮食不习惯导致感染性腹泻。
要了解腹泻起病的急缓,急性腹泻多考虑感染、食物中毒等情况;慢性腹泻则需考虑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
2.腹泻特点
观察大便的次数、量、性状等。急性感染性腹泻大便次数频繁,量较多,可能为水样便、黏液脓血便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多为稀便或糊状便,排便次数增多,但一般量不多。对于儿童,还要注意是否伴有呕吐、发热等症状,因为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腹泻常先有呕吐,后出现腹泻。
注意腹泻与进食的关系,如进食后不久即腹泻,多考虑肠道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等;进食后数小时甚至数天才出现腹泻,可能与吸收不良有关。
3.伴随症状
伴有发热,提示可能为感染性腹泻,如细菌性痢疾、沙门菌感染等;若发热伴里急后重,多见于细菌性痢疾、直肠炎等。
伴有腹痛,腹痛与腹泻的关系很重要。如腹痛-便意-便后缓解,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腹痛剧烈且为持续性,可能是肠梗阻、炎症性肠病等。
伴有消瘦,要考虑慢性肠道疾病,如克罗恩病、肠道恶性肿瘤等。对于儿童,还要关注生长发育情况,慢性腹泻可能影响儿童的营养吸收,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二、体格检查
1.一般状况
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面色等。脱水的患者可能出现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眼眶凹陷等表现。对于儿童,要注意其囟门是否凹陷,这是判断脱水程度的重要体征之一。
测量体温,发热提示感染性因素可能。
2.腹部检查
视诊:观察腹部是否有隆起、胃肠型及蠕动波等。如肠梗阻患者可出现腹部膨隆、肠型及蠕动波。
触诊:了解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包块等。右上腹压痛可能与胆囊炎、胆石症有关;左下腹压痛伴黏液脓血便,要考虑溃疡性结肠炎等。
叩诊:了解腹部叩诊音,如鼓音范围扩大可能提示肠梗阻。
听诊:听取肠鸣音,肠鸣音亢进常见于急性肠炎、肠梗阻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见于肠麻痹等。对于小儿,肠鸣音的变化也是判断肠道疾病的重要依据,如肠套叠时可出现肠鸣音亢进后减弱的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
显微镜检查:观察粪便中有无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卵等。白细胞增多提示肠道有炎症,如细菌性痢疾可见大量白细胞及红细胞;寄生虫卵阳性则提示寄生虫感染。对于儿童,粪便中发现蛔虫卵等可明确寄生虫感染。
隐血试验:检测粪便中是否有微量血液,有助于发现肠道肿瘤等病变。
2.粪便培养
用于检测肠道致病菌,如怀疑细菌性痢疾,需进行粪便培养以明确痢疾杆菌的种类;对于腹泻患者,尤其是怀疑食物中毒的情况,粪便培养可帮助找到致病的细菌。通过粪便培养可以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不同的致病菌选用不同的敏感抗生素。
3.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对于儿童,血常规的变化能辅助判断感染的类型,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淋巴细胞可能明显升高。
血红蛋白:慢性腹泻患者可能出现血红蛋白降低,提示有贫血情况,需进一步查找贫血原因,如是否因长期腹泻导致铁等营养物质吸收不良引起缺铁性贫血。
4.血生化检查
电解质:腹泻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如血钾、血钠等的变化。低钾血症可表现为乏力、腹胀、心律失常等;低钠血症可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等。对于儿童,由于其体液调节功能不完善,腹泻时更易发生电解质紊乱,需密切监测电解质情况并及时纠正。
肝肾功能:了解患者肝肾功能是否正常,某些肠道疾病可能影响肝肾功能,如炎症性肠病可能伴有肝功能异常等。
四、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检查
可用于检查腹部脏器的形态、结构及有无病变。如检查肝胆胰脾的情况,排除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等引起的腹泻;对于小儿,可用于检查肠套叠,表现为腹部可探及“同心圆”或“靶环”征等。
还可观察肠道的情况,如肠道是否扩张、有无积液等,辅助诊断肠梗阻等疾病。
2.X线检查
腹部平片可用于诊断肠梗阻,可见肠管扩张、气液平面等。对于慢性肠道疾病,如克罗恩病,X线钡剂造影可显示肠道的病变情况,如肠黏膜皱襞粗乱、纵行溃疡、鹅卵石征等。
钡剂灌肠检查对于诊断结肠病变有一定价值,如溃疡性结肠炎可见结肠袋消失、黏膜粗糙呈颗粒状等。
3.结肠镜检查
是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的情况,对于腹泻患者,能发现肠道炎症、溃疡、肿瘤等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可见黏膜血管纹理模糊、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结肠癌可见肠道内有占位性病变等。对于儿童,结肠镜检查需谨慎操作,但在必要时,如怀疑肠道恶性肿瘤等情况,也可进行,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