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可致尿液引流不畅引发肾盂肾炎,儿童表现非特异易被忽视,成人有发热、腰痛等症状,女性妊娠期更易发病;诊断靠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需控制感染并处理结石,有保守和手术方式;预防要多饮水、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及定期体检。
一、肾结石引发肾盂肾炎的机制
肾结石是指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在肾脏的异常聚积。当肾结石存在于肾盂、肾盏等部位时,会引起尿液引流不畅。尿液引流不畅会导致细菌容易在局部滋生繁殖。因为尿液是细菌生长的培养基,当尿液排出受阻时,细菌就会在肾盂等部位定植,进而引发肾盂肾炎。例如,有研究通过对肾结石患者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发现,尿液引流不畅的肾结石患者肾盂肾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尿液引流正常的人群。
二、肾结石患者发生肾盂肾炎的临床特点
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肾结石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肾结石引起肾盂肾炎,可能表现为发热、哭闹不安、拒食等非特异性症状。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容易被忽视,且儿童泌尿系统解剖结构相对特殊,更容易因为肾结石导致尿液引流障碍而引发严重感染,如感染性休克等情况,需要高度警惕。
成人:成人肾结石患者发生肾盂肾炎时,常见症状有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可达到38.5℃以上,腰痛可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腰部的酸痛、胀痛等,而尿频、尿急、尿痛是典型的泌尿系统感染症状,与细菌感染刺激膀胱和尿道有关。
不同性别相关特点: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在肾结石引发肾盂肾炎的概率上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女性妊娠期,由于子宫增大压迫输尿管,更容易导致尿液引流不畅,从而增加了妊娠期肾结石患者发生肾盂肾炎的风险。妊娠期女性发生肾盂肾炎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需要特别关注。
三、肾结石引发肾盂肾炎的诊断依据
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尿中可找到细菌。尿白细胞酯酶试验阳性提示存在尿路感染,尿细菌培养如果培养出致病菌,如大肠埃希菌等,有助于明确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肾盂肾炎,并且可以进行药敏试验,为后续可能的抗菌治疗提供依据。
血液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存在感染性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标志物也会升高,CRP在感染发生后数小时即可升高,PCT在细菌感染时升高更为明显,可用于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超声是筛查肾结石和肾盂肾炎的常用影像学方法。可以观察到肾脏的形态、大小,肾盂肾盏是否有扩张,以及是否存在肾结石等情况。超声下肾盂肾炎可能表现为肾脏实质回声增强等改变,但对于较小的肾结石可能显示不清。
CT检查:CT对于肾结石的诊断更为准确,可以清晰地显示肾结石的位置、大小、数量等情况,同时也能评估肾盂肾炎时肾脏实质的炎症改变,如是否有脓肿形成等,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CT检查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四、肾结石合并肾盂肾炎的治疗原则
控制感染
根据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在药敏结果出来之前,可根据经验选用针对常见泌尿系统致病菌的抗生素,如对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可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等。
处理肾结石
保守治疗:对于较小的肾结石(直径小于0.6cm),且没有严重尿路梗阻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如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ml以上,以增加尿量,促进结石排出,同时配合适度运动,如跳绳等,有助于结石的排出。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肾结石(直径大于0.6cm),或者已经引起严重尿路梗阻、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例如,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适用于直径≤2cm的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但对于妊娠期患者需要谨慎使用,因为冲击波可能对胎儿有一定影响。
五、预防肾结石引发肾盂肾炎的措施
生活方式调整
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是预防肾结石和肾盂肾炎的重要措施。每日保证尿量在2000ml以上,这样可以稀释尿液,减少晶体物质的沉积,同时也有助于尿液的排出,减少细菌定植的机会。不同年龄人群饮水量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儿童由于新陈代谢快,也需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
合理饮食: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如果是草酸钙结石,应避免食用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苋菜、巧克力等;如果是尿酸结石,应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如果是胱氨酸结石,需要低蛋白饮食等。不同年龄人群饮食调整需要考虑其生长发育需求等因素,例如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调整需要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进行。
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结石的排出和预防尿液引流不畅。不同年龄人群可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成人可以选择跑步、跳绳等运动,儿童可以选择跳绳、踢毽子等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损伤。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肾结石等泌尿系统疾病。对于有肾结石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更要加强体检频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预防肾盂肾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不同年龄人群体检频率可有所不同,一般成人可每年进行一次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儿童如果有高危因素也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