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骨折治疗原则是尽早复位固定恢复咬合关系并关注全身情况防并发症,复位方法有手法、牵引、手术复位,固定方法分外固定(单颌、颅颌外固定)和内固定(接骨板、拉力螺钉固定),不同年龄人群治疗有特点,儿童愈合强但要防影响发育,成人复杂骨折多需手术,老人防骨质疏松;并发症需防治感染、窒息及恢复咀嚼语言功能。
一、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
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尽早复位和固定,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同时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防治并发症。
二、复位方法
1.手法复位
适用于骨折移位不严重、时间较短的情况。对于一些简单的颌骨骨折,通过手法可以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例如,对于部分轻度移位的牙槽突骨折,可通过手指的挤压等手法进行复位。
但手法复位需要有一定的经验,要准确判断骨折段的移位方向和程度,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二次损伤。
2.牵引复位
颌间牵引:是颌骨骨折中常用的牵引复位方法。通过在上下颌牙齿上安置带钩的牙弓夹板,然后用橡皮圈进行牵引,使骨折段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咬合关系。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颌骨骨折,尤其是上下颌骨骨折需要恢复咬合关系的情况。例如,对于下颌骨骨折伴有咬合关系紊乱的患者,可采用颌间牵引来复位。
颅颌牵引:主要用于上颌骨骨折向后移位明显的情况。通过在颅骨上安置牵引装置,与上颌骨的牙弓夹板进行牵引连接,将向后移位的上颌骨骨折段向前牵引复位。
3.手术复位
对于复杂的颌骨骨折,如多发性颌骨骨折、骨折段移位明显且手法和牵引复位难以达到满意效果的情况,需要进行手术复位。手术中可以通过切开暴露骨折部位,直接将骨折段复位并固定。例如,对于有明显移位的髁突骨折,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开进行复位和内固定。
三、固定方法
1.外固定
单颌固定:是将金属丝或牙弓夹板等固定材料只固定骨折的一侧颌骨,而不将上下颌骨固定在一起。这种方法适用于骨折移位不明显或作为手术复位后的辅助固定。例如,对于一些轻度的牙槽突骨折,可采用单颌牙弓夹板固定。
颅颌外固定:主要用于上颌骨骨折的固定,通过将固定装置与颅骨和上颌骨连接,起到固定骨折段的作用。例如,使用头帽-颏兜等装置进行颅颌外固定。
2.内固定
接骨板固定:是目前常用的内固定方法之一。通过将接骨板放置在骨折部位的两侧,用螺钉将接骨板与骨骼固定在一起,从而达到固定骨折段的目的。接骨板有多种类型,如小型接骨板、微型接骨板等,可根据骨折的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接骨板。例如,对于下颌骨体部骨折,可采用小型接骨板进行固定。
拉力螺钉固定:利用螺钉的拉力作用使骨折段紧密接触,促进骨折愈合。这种固定方法适用于一些特定部位的骨折,如髁突骨折等。
四、不同年龄人群的治疗特点
1.儿童
儿童颌骨骨折的愈合能力较强,但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对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例如,儿童的颌骨骨折复位时,要尽量采用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方法。一般来说,儿童颌骨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为主,如手法复位和简单的外固定。因为儿童的骨骼可塑性强,通过适当的固定和时间,骨折段容易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固定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固定装置对儿童口腔黏膜等组织的刺激情况,避免造成损伤。同时,要注意儿童的营养状况,保证充足的钙、维生素等摄入,以促进骨折愈合。
2.成年人
成年人颌骨骨折的治疗相对儿童更为复杂多样。成年人的咬合关系和面部外形的恢复要求较高,所以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往往需要手术复位和内固定。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成年人的全身情况和局部骨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复位和固定方法。例如,对于成年人的多发性颌骨骨折,手术复位和内固定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以恢复正常的咬合和面部形态。
3.老年人
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颌骨骨折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在复位和固定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操作加重骨质疏松。对于老年人的颌骨骨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如果全身情况允许,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骨折可以采用手术内固定;如果全身情况较差,可考虑采用外固定等相对保守的方法,但要注意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如肺炎、压疮等。同时,老年人的营养支持也很重要,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促进骨折愈合。
五、并发症的防治
1.感染
颌骨骨折后,由于口腔内有细菌存在,骨折部位容易发生感染。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护理。对于开放性骨折,要及时进行清创处理,预防感染。如果发生感染,要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如使用抗生素等。例如,对于有明显感染症状的颌骨骨折患者,需要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窒息
颌骨骨折后,骨折段移位可能会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对于这种情况,需要紧急处理。例如,对于上颌骨骨折向后移位明显导致窒息的患者,应立即进行牵引复位或手术复位,以解除呼吸道的堵塞。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一旦出现窒息的先兆,要及时采取措施。
3.影响咀嚼和语言功能
颌骨骨折后咬合关系的紊乱会影响咀嚼和语言功能。在治疗过程中,要通过复位和固定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以促进咀嚼和语言功能的恢复。例如,在骨折复位固定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咀嚼功能训练,逐步恢复咀嚼能力;对于语言功能的影响,也需要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语言训练,帮助恢复正常的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