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糜烂与胃溃疡在定义、病变深度、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病因及危险因素、治疗原则和特殊人群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胃糜烂是黏膜层浅表缺损,疼痛轻、症状轻,内镜下病变局限;胃溃疡病变深达肌层等,疼痛有规律、可伴出血等,内镜下有溃疡灶等。胃糜烂病因有药物、应激、酒精等,治疗需去除病因、药物治疗;胃溃疡与Hp感染、胃酸过多、遗传等有关,需根除Hp、抑酸、胃黏膜保护剂等治疗,不同特殊人群有不同治疗特点。
一、定义与病变深度
胃糜烂:是指胃黏膜受到损伤后,仅累及黏膜层的浅表性缺损,未达到黏膜肌层。例如,一些刺激性食物、药物等因素可能导致胃黏膜出现散在的点片状糜烂灶。
胃溃疡: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慢性溃疡,病变深度超过黏膜肌层,可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周围黏膜常有炎症水肿。
二、临床表现差异
疼痛特点
胃糜烂:疼痛症状相对较轻,多为隐痛、胀痛或烧灼样痛,疼痛无明显规律性,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疼痛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例如,部分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胃糜烂的患者,可能仅感觉上腹部不适。
胃溃疡:疼痛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多在餐后1小时左右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下次进餐后又重复出现这种规律,称为节律性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胀痛、灼痛或剧痛等。
其他症状
胃糜烂:可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一般症状相对较轻,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小。
胃溃疡: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体重减轻、贫血等症状,若溃疡较深,侵犯血管时可引起呕血、黑便等出血表现。
三、内镜下表现
胃糜烂:内镜下可见胃黏膜呈点状或片状发红、糜烂,表面常有渗出物覆盖,病变范围较局限,黏膜皱襞无明显破坏。
胃溃疡:内镜下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灶,底部覆盖白苔或黄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四、病因及危险因素
胃糜烂
药物因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是常见原因,这类药物可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例如,一些患有类风湿关节炎需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较易发生胃糜烂。
应激因素: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等应激状态下,可引起胃黏膜急性损伤,导致胃糜烂。
酒精刺激:大量饮酒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
胃溃疡
幽门螺杆菌(Hp)感染:Hp感染是胃溃疡最主要的病因,Hp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对黏膜的自身消化。据研究,约90%以上的胃溃疡患者伴有Hp感染。
胃酸分泌过多:胃酸是溃疡形成的重要因素,当胃酸分泌过多时,过多的胃酸会消化胃黏膜,从而形成溃疡。例如,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往往伴有胃酸分泌亢进,部分胃溃疡患者也存在胃酸分泌异常增高的情况。
遗传因素:部分胃溃疡患者有家族史,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在胃溃疡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五、治疗原则
胃糜烂
去除病因:停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疑损伤胃黏膜的药物,避免饮酒等刺激因素。对于应激状态引起的胃糜烂,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药物治疗: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等),促进胃黏膜修复;若有Hp感染,部分单纯胃糜烂患者也需要进行Hp根除治疗,以防止病情进展为胃溃疡等。
胃溃疡
根除Hp:对于Hp阳性的胃溃疡患者,必须进行Hp根除治疗,一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联合铋剂及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疗程通常为10-14天。
抑制胃酸分泌: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等)来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质子泵抑制剂的抑酸作用更强且持久,是治疗胃溃疡的常用药物。
胃黏膜保护剂:辅助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增强胃黏膜的保护功能。
手术治疗:对于少数内科治疗无效、发生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胃溃疡患者,需考虑手术治疗。
六、特殊人群情况
老年人
胃糜烂:老年人胃糜烂可能因机体修复能力下降,恢复相对较慢。在治疗时需更谨慎选择药物,避免使用对胃黏膜刺激性强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较高。
胃溃疡:老年人胃溃疡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疼痛不明显或无规律,容易被忽视,且老年人胃溃疡癌变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对于老年胃溃疡患者,要更加重视内镜随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癌变情况。
儿童
胃糜烂:儿童胃糜烂相对较少见,多与感染(如Hp感染)、饮食不当(如暴饮暴食、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等有关。治疗时应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非药物治疗如调整饮食结构等更为重要,要避免儿童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胃溃疡:儿童胃溃疡较为罕见,多与Hp感染、遗传因素等有关。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需充分考虑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在选择药物时要谨慎,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因为疾病可能对儿童的生活和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妊娠期女性
胃糜烂:妊娠期女性胃糜烂需特别谨慎用药,因为很多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治疗主要以去除诱因、非药物治疗为主,如调整饮食,避免空腹,少食多餐等。
胃溃疡:妊娠期胃溃疡治疗需权衡母婴安全,一般先采用相对安全的胃黏膜保护剂等进行治疗,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选择需更加谨慎,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必要时需在多学科协作下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