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的表现包括症状表现如尿量变化(少尿、无尿或多尿)、水肿(眼睑、颜面、下肢等部位水肿),实验室检查指标如血常规显示贫血、肾功能指标异常(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变化)、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异常(血钾、血钠、血钙、血磷及酸碱平衡改变),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可观察肾脏大小和结构,必要时肾活检可明确病因病理。
一、症状表现方面
(一)尿量变化
1.少尿或无尿: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约1000-2000ml,肾衰竭时可能出现尿量减少,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少于100ml称为无尿。这是因为肾脏滤过功能受损,不能正常生成尿液。例如,某些急性肾衰竭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会出现少尿情况,其肾脏对水分和代谢废物的排泄能力大幅下降。
2.多尿:部分肾衰竭患者也可能出现早期多尿现象,尤其在慢性肾衰竭的某些阶段。这是因为肾脏的浓缩功能减退,虽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但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进一步受损,导致尿液排出增多。不过,多尿只是肾衰竭的一个可能表现,不能仅以此判断。
(二)水肿情况
1.身体部位水肿:肾衰竭患者可能出现水肿,常见于眼睑、颜面、下肢等部位。这是由于肾脏对水钠的排泄障碍,水钠潴留引起。比如,晨起时眼睑水肿较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水肿可逐渐蔓延至全身。儿童患者若发生肾衰竭,水肿可能更易出现在眼睑等疏松组织部位,因为儿童的组织间隙相对疏松,更容易被潴留的液体填充。
二、实验室检查指标
(一)血常规
1.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肾衰竭患者常出现贫血,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红细胞计数减少。这是因为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了红细胞的生成。例如,慢性肾衰竭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蛋白水平可低于正常范围,且随着肾衰竭病情的加重,贫血可能逐渐加重。
(二)肾功能指标
1.血肌酐(Scr):血肌酐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男性血肌酐值约53-106μmol/L,女性约44-97μmol/L。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1/3时,血肌酐才明显升高。所以,血肌酐升高往往提示肾脏的滤过功能已经受到较严重的损害。例如,急性肾衰竭患者在病情进展时,血肌酐可迅速上升。
2.尿素氮(BUN):尿素氮也是评估肾功能的指标之一,正常成人空腹尿素氮为3.2-7.1mmol/L。尿素氮升高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但它受蛋白质摄入、消化道出血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如血肌酐特异性高。比如,高蛋白饮食、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可能导致尿素氮暂时性升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3.肾小球滤过率(eGFR):通过公式计算出的eGFR能更准确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成年人eGFR应大于90ml/(min·1.73m2),eGFR降低提示肾功能受损,数值越低说明肾功能损害越严重。例如,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eGFR的不同分为不同阶段,如eGFR在60-89ml/(min·1.73m2)为慢性肾脏病2-3期,eGFR小于15ml/(min·1.73m2)则为慢性肾脏病5期,即尿毒症期。
(三)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指标
1.血钾:肾衰竭患者可能出现血钾异常,常见高血钾。这是因为肾脏排钾功能减退,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钾离子排出减少,若同时合并摄入钾过多、酸中毒等情况,更容易出现高血钾。高血钾可引起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例如,慢性肾衰竭患者若不注意饮食控制,过多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同时肾功能进一步减退,就可能发生高血钾。
2.血钠:肾衰竭时血钠也可能出现异常,可表现为低钠或高钠血症。低钠血症可能是由于肾脏对钠的重吸收障碍或水潴留稀释所致;高钠血症则可能与水分丢失过多或钠摄入过多等因素有关。比如,在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患者可能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
3.血钙和血磷:慢性肾衰竭时,常出现钙磷代谢紊乱,表现为血钙降低,血磷升高。这是因为肾脏活化维生素D的功能减退,影响钙的吸收,同时磷的排出减少。例如,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钙磷代谢失调,可能出现骨质疏松等骨骼病变。
4.酸碱平衡:肾衰竭患者常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血pH值降低,碳酸氢根离子降低等。这是因为肾脏排酸保碱功能障碍,体内酸性代谢产物积聚。
三、影像学检查
(一)超声检查
1.肾脏大小: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急性肾衰竭时肾脏大小可能正常或增大,慢性肾衰竭时肾脏多缩小。例如,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脏超声表现常为双肾体积缩小,皮质变薄等。超声检查对于判断肾脏的形态结构变化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肾脏大小的正常范围略有差异,儿童的肾脏大小相对成人较小,但随着年龄增长到一定阶段后趋于稳定。
2.肾脏结构:超声还可以观察肾脏的结构,如是否存在结石、囊肿、肿瘤等病变。如果发现肾脏结构异常,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为肾衰竭及明确病因。例如,肾脏囊肿等病变可能影响肾脏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肾衰竭相关表现。
四、肾活检(必要时)
对于一些病因不明确的肾衰竭患者,肾活检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通过肾活检可以明确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有助于区分是肾小球源性、肾小管-间质源性还是血管源性等因素导致的肾衰竭。例如,对于一些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导致的肾衰竭,肾活检可以明确病理类型,从而指导治疗。但肾活检是有创检查,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儿童患者等特殊人群,需要谨慎评估其风险和获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