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粉碎性骨折是手腕部骨骼严重创伤致骨质碎裂成三块或以上,高能量损伤等为成因,有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及全身反应等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分保守和手术,康复分早期、中期、后期,不同人群有注意事项,还可通过避免高风险活动和预防老年人跌倒等预防。
一、手腕粉碎性骨折的定义与成因
手腕粉碎性骨折是指手腕部的骨骼受到严重创伤,骨质碎裂成三块或以上的骨折情况。其成因多为高能量损伤,例如严重的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压等。年轻人可能因运动损伤或意外事故导致,而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轻微的跌倒等也可能引发手腕粉碎性骨折。
二、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疼痛:受伤部位剧烈疼痛,活动手腕时疼痛加剧,患者往往难以忍受。
肿胀:受伤的手腕迅速出现肿胀,由于骨折处出血及周围组织损伤,肿胀程度可能较为明显,皮肤可能会出现瘀斑。
畸形:手腕部可能出现明显的畸形,如外观上的缩短、成角等异常形态,这是因为骨折端移位所致。
功能障碍;手腕的正常活动功能丧失,无法进行屈伸、旋转等动作。
2.全身症状: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全身反应,如疼痛刺激引起的烦躁不安、血压波动等,但一般全身症状相对局部症状而言不突出。
三、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检查手腕部的压痛部位、肿胀情况、畸形及活动受限程度等,初步判断骨折的大致情况。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手腕粉碎性骨折的常规首选检查方法,可以明确骨折的部位、骨折块的数量及移位情况等。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粉碎性骨折,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线以及骨折块的三维结构,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MRI检查:一般在怀疑合并有周围软组织、韧带等损伤时进行,可进一步评估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
四、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
对于一些骨折块移位不明显、通过手法复位能够达到较好复位效果的手腕粉碎性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后用石膏或支具固定手腕,固定时间一般为4-6周,期间需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根据愈合情况调整固定方案。但保守治疗可能存在骨折再移位、畸形愈合等风险。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骨折块移位明显,手法复位无法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或者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等情况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手术一般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式,通过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将骨折块固定,恢复手腕的正常解剖结构。手术能够更好地恢复手腕的功能,但手术也存在感染、出血、内固定物松动等风险。
五、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固定期间)
在骨折固定的早期阶段,主要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手指关节僵硬。可以指导患者进行主动的手指握拳、伸展等动作,每天多次进行,每次尽量达到最大活动范围。同时,还可以进行肩部、肘部的适当活动,防止肩部粘连及肘部功能减退。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康复锻炼需要更加轻柔,避免过度活动影响骨折愈合,但也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开始简单的手指活动锻炼。
2.中期康复(拆除固定后)
当拆除外固定后,开始进行手腕的屈伸、旋转等功能锻炼。可以借助康复器械进行辅助锻炼,逐渐增加活动的幅度和力量。例如进行手腕的主动屈伸练习,从较小的活动范围开始,慢慢增大角度;还可以进行旋转手腕的练习,初期可由他人辅助进行轻柔的旋转,逐渐过渡到患者主动旋转。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康复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根据自身的耐受程度调整锻炼强度,同时家人可以给予协助,确保康复锻炼的安全和有效。
3.后期康复(骨折基本愈合后)
进一步加强手腕的力量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可以进行抓握小球、使用筷子等活动,提高手腕的力量和灵活性,促进手腕功能的完全恢复。在康复后期,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也需要逐步恢复,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六、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手腕粉碎性骨折后,家长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固定和康复锻炼。由于儿童活泼好动,要防止其不配合导致骨折再移位等情况。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保证儿童的营养摄入,尤其是钙、维生素D等有助于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促进骨折愈合和骨骼发育。
2.老年人
老年人手腕粉碎性骨折后,要特别注意预防并发症,如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因为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长期卧床容易引发这些并发症。在康复期间,要注意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炎;鼓励患者进行下肢的屈伸活动,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预防深静脉血栓。同时,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问题需要在骨折恢复后进行相应的抗骨质疏松治疗,以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
3.青壮年
青壮年手腕粉碎性骨折后,在康复锻炼方面可以相对积极一些,但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导致受伤手腕的再次损伤。在骨折恢复后,可根据自身的职业和生活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恢复锻炼,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七、预防措施
1.避免高风险活动:在进行一些高风险的运动或工作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如在进行球类运动、建筑工作等时佩戴护腕等防护装备,减少手腕受伤的几率。
2.预防老年人跌倒:老年人要注意居住环境的安全,地面要保持干燥,去除障碍物,必要时使用扶手等辅助设施。同时,适当进行补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增强骨骼强度,预防因骨质疏松导致的跌倒后手腕粉碎性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