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二者在定义、病程、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及预后等方面有差异,儿童、老年、不同性别的患者在尿毒症中也各有特点,急性尿毒症需及时除诱因及支持治疗,部分可恢复;慢性尿毒症需长期替代治疗,预后相对差,不同人群需针对性应对。
一、定义与病程
急性尿毒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数小时至数周)急剧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病因多为肾前性(如血容量不足、心输出量减少等)、肾性(如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等)、肾后性(如尿路梗阻等),起病急骤。
慢性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逐渐进展至晚期的结果,病程较长,多由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慢性肾脏疾病迁延不愈发展而来,肾功能呈进行性减退。
二、临床表现差异
症状出现速度:
急性尿毒症患者短期内会出现一系列尿毒症症状,如在肾前性因素导致的急性尿毒症中,可能在数天内就出现少尿、恶心、呕吐等症状。
慢性尿毒症患者的症状是逐渐出现并加重的,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在数年甚至更长时间后才逐渐出现乏力、食欲减退、贫血等症状。
具体症状表现:
消化系统:急性尿毒症患者消化系统症状相对更急重,可迅速出现严重恶心、呕吐,甚至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慢性尿毒症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呈慢性进展性,早期可能仅为食欲减退,随着病情进展才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较严重表现。
血液系统:急性尿毒症患者因肾功能急剧下降,短期内可能出现贫血,但一般程度相对慢性尿毒症轻;慢性尿毒症患者由于长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往往较为严重,且还可能伴有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等,这是因为慢性尿毒症患者体内毒素蓄积等多种因素影响了血小板功能等。
心血管系统:急性尿毒症患者心血管系统表现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等,且病情变化较快;慢性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更为常见且复杂,除了高血压、心力衰竭外,还易出现心包炎等,长期的慢性毒素蓄积等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持续损害。
三、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特点
实验室检查:
肾功能指标:
急性尿毒症患者血肌酐、尿素氮短期内迅速升高,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但肾脏病理可能还处于相对早期改变阶段,在去除诱因后部分患者肾功能有可能恢复。
慢性尿毒症患者血肌酐、尿素氮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且多伴有肾小球滤过率长期低于正常,同时可伴有尿常规的长期异常,如蛋白尿、血尿等,肾脏病理多呈慢性化改变,如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
其他指标:急性尿毒症患者电解质紊乱多为急性失衡,如可出现急性高钾血症等,纠正诱因后电解质紊乱较易纠正;慢性尿毒症患者电解质紊乱呈慢性持续状态,如长期低钙、高磷等,且由于长期钙磷代谢紊乱等还会导致肾性骨病等并发症。
影像学检查:
急性尿毒症患者肾脏超声检查可发现肾脏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肾实质回声无明显慢性化改变;慢性尿毒症患者肾脏超声多提示肾脏体积缩小,实质回声增强,皮质变薄等慢性改变。
四、治疗原则及预后不同
治疗原则:
急性尿毒症治疗关键是去除诱因,如补充血容量纠正肾前性因素、解除尿路梗阻缓解肾后性因素等,同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等)支持治疗,部分患者肾功能可恢复,脱离肾脏替代治疗。
慢性尿毒症治疗主要是延缓肾功能进展,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肾病患者控制血糖、高血压肾病患者控制血压等),当肾功能进展至尿毒症期时,需长期维持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且肾移植是较理想的治疗方式,但受供体等因素限制。
预后:
急性尿毒症若能及时去除诱因,部分患者肾功能可完全恢复,预后较好;但若延误治疗,可能发展为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预后变差。
慢性尿毒症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即使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是否出现严重并发症等,且肾移植后也存在排斥反应等问题。
五、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应对
儿童患者:
急性尿毒症:儿童急性尿毒症多由肾前性因素(如严重腹泻、呕吐导致脱水)或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肾后性因素引起,起病急,需及时识别诱因并处理,由于儿童肾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更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及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支持。
慢性尿毒症:儿童慢性尿毒症多由先天性肾脏疾病、遗传性肾病等引起,生长发育受影响更为明显,在治疗上除了肾脏替代治疗外,还需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需求,如营养支持等,且肾移植是儿童慢性尿毒症较有效的治疗方式,但要考虑儿童的免疫特点及术后长期抗排斥治疗等问题。
老年患者:
急性尿毒症:老年患者本身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发生急性尿毒症时病情更易复杂,诱因识别可能更困难,因为老年患者对血容量不足等的表现可能不典型,在治疗上要更谨慎地选择治疗措施,如肾脏替代治疗时要考虑老年患者的心肺功能等耐受性。
慢性尿毒症:老年慢性尿毒症患者基础疾病更多,肾脏替代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可能更高,如心血管并发症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更注重综合管理,控制基础疾病,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长期的透析治疗等会对老年患者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
女性患者:
在妊娠相关因素导致的急性尿毒症中,女性妊娠期间出现肾功能急剧下降要特别关注,因为妊娠本身会对肾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处理时要兼顾母婴安全。
对于女性慢性尿毒症患者,要关注其月经等生殖系统情况,以及慢性尿毒症对女性内分泌的影响,如可能导致月经紊乱等,在治疗慢性尿毒症及选择治疗方案时要考虑女性的特殊生理需求。
男性患者:
男性患者若因慢性肾炎等导致慢性尿毒症,要关注其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特点,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考虑男性患者可能面临的社会压力等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鼓励男性患者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