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滑囊炎是肩部滑囊受损伤、感染等因素引发炎症,有创伤、感染等病因,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非手术治疗包括休息、物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无效者,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病因方面
创伤因素:
急性创伤:肩部受到直接的外力撞击,比如跌倒时肩部着地、运动中肩部被暴力碰撞等,可能会直接损伤滑囊,导致滑囊出血、炎症反应。例如,进行篮球运动时,肩部被对方球员肘部撞击,可能引发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的急性创伤性滑囊炎。
慢性劳损:长期反复的肩部活动,如频繁的上臂外展、上举动作,像运动员的游泳、投掷运动,或者长期从事需要肩部反复劳作的工作,如钳工、油漆工等,会使滑囊不断受到摩擦和挤压,从而逐渐发生慢性劳损性炎症。以投掷运动员为例,长期的投掷动作会使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反复受到摩擦,容易引发滑囊炎。
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是导致肩部滑囊炎的一个原因。细菌可以通过血行感染、邻近组织感染蔓延等途径累及滑囊。例如,肩部皮肤有破损,细菌侵入后可能沿着组织间隙到达滑囊,引起化脓性滑囊炎。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其他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可累及肩部滑囊,引发炎症。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免疫系统攻击关节滑膜等组织,也可能波及肩部滑囊,导致滑囊炎的发生。
内分泌紊乱:如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等方面的异常,可能会影响滑囊的正常代谢功能,增加肩部滑囊炎的发生风险。
临床表现
症状:
疼痛:肩部会出现疼痛,疼痛的性质可以是钝痛、胀痛或刺痛等。急性滑囊炎时疼痛往往较为剧烈,慢性滑囊炎疼痛相对较隐匿,呈间歇性或持续性隐痛。疼痛可在肩部活动时加重,比如上臂外展、上举、旋转等动作时,疼痛会明显加剧。例如,患者在梳头、穿衣等动作时会感到肩部疼痛不适。
肿胀:滑囊发炎时会出现滑囊积液,导致肩部肿胀。可以看到或摸到肩部局部隆起,肿胀部位皮肤温度可能会升高。
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滑囊炎症导致的肩部组织粘连等情况,患者肩部的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比如肩关节的外展、前屈、后伸等活动幅度减小,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像穿衣、洗脸、梳头这些动作都可能难以完成。
体征:
肩部滑囊部位压痛明显,按压相应滑囊所在区域时患者会感到疼痛加剧。例如,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炎时,在肩峰下区域按压有明显压痛。
部分患者可触及滑囊增厚或有波动感(提示有积液时)。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肩部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肩部的外观、按压滑囊部位判断压痛情况、检查肩关节的活动范围等。通过这些检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肩部滑囊炎以及可能累及的滑囊部位。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肩部滑囊的形态、大小以及有无积液等情况。能够发现滑囊是否增厚、积液的量等,对于诊断肩部滑囊炎有重要价值。例如,超声下可以看到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增厚、积液等表现。
X线检查:X线主要用于排除肩部其他骨骼病变,如骨折、骨质增生等,但对于滑囊本身的显示不如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不过,X线可以观察肩部骨骼的大体结构,辅助诊断。
MRI检查: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很高,可以更清楚地显示滑囊的炎症情况,包括滑囊壁的增厚、滑囊内的积液以及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等。对于明确肩部滑囊炎的诊断以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治疗与康复
非手术治疗:
休息:让肩部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肩部的活动,尤其是避免加重炎症的动作。例如,减少上臂的外展、上举等动作,给肩部滑囊恢复创造条件。
物理治疗:
冷敷:在急性炎症期,可进行冷敷,一般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
热敷:在慢性期或亚急性炎症期,可以进行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炎症。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
理疗:如超短波理疗、红外线理疗等,超短波理疗可以促进炎症的吸收,红外线理疗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有抗炎、止痛的作用。但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要谨慎使用,儿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有胃肠道反应等风险,一般优先考虑物理治疗等非药物干预措施。
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严重影响肩部功能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滑囊切除术,通过手术切除发炎的滑囊,以达到治疗目的。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出血等,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肩部功能。
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肩部滑囊炎相对较少见,多因创伤等因素引起。儿童发生肩部滑囊炎时,家长要注意避免儿童过度活动肩部,及时带儿童就医。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使用风险,尽量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有影响的药物,优先采用安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等。
女性:女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肩部活动也较为频繁,如从事家务劳动等,要注意避免肩部过度劳损。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一些机能可能会有变化,对于肩部滑囊炎的发生和恢复可能有一定影响,要注意观察肩部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运动员:运动员肩部活动量大,是肩部滑囊炎的高发人群。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要注意正确的动作姿势,加强肩部的防护,如佩戴合适的护具等。在训练后要进行适当的肩部放松和康复训练,预防肩部滑囊炎的发生。如果发生肩部滑囊炎,要及时进行规范的治疗和康复,避免因肩部问题影响运动生涯。
老年人:老年人肩部滑囊炎可能与肩部退变等因素有关。老年人要注意避免肩部受到外伤,适当进行肩部的功能锻炼,但要避免过度锻炼加重肩部损伤。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因为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综合考虑,尽量选择对全身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