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咬合痛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牙周组织问题(牙龈炎、牙周炎)、咬合关系异常(牙齿过度磨耗、咬合创伤)、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其他因素(颌骨囊肿或肿瘤、全身性疾病的口腔表现),不同人群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有不同的患病及表现特点,需综合考虑各因素进行相应诊治。
一、牙周组织问题
(一)牙龈炎
1.成因及影响:牙龈炎通常是由于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物长期堆积在牙龈边缘,引发牙龈的炎症反应。即使没有龋齿,牙龈组织受到刺激后会出现红肿、易出血等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咬合时的疼痛。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不断堆积会持续刺激牙龈组织,对于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口腔卫生习惯不同会影响牙龈炎的发生概率,比如儿童若口腔清洁不佳,更容易积累菌斑导致牙龈炎;女性在生理期激素水平变化时,牙龈对局部刺激更敏感,也可能增加牙龈炎发生的可能性。
2.特殊人群情况:儿童处于牙齿发育阶段,口腔卫生维护相对困难,家长若未及时帮助儿童清洁牙齿,易引发牙龈炎导致咬合痛;孕妇由于孕期激素变化,牙龈炎的发生风险可能升高,需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因为孕期牙龈炎若未控制好,可能影响孕妇自身健康及胎儿的营养摄入等情况。
(二)牙周炎
1.成因及影响:牙周炎是比牙龈炎更严重的牙周组织疾病,是由牙龈炎进一步发展而来,细菌侵犯牙周膜、牙槽骨等牙周支持组织。牙周炎会导致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从而引起牙齿的松动、移位,在咬合时会出现明显的疼痛。不同年龄人群患病后表现可能有差异,老年人由于牙周组织本身有一定的退行性变化,患牙周炎后症状可能更明显;有吸烟习惯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增加牙周炎发生咬合痛的风险。
2.特殊人群情况:糖尿病患者本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并发牙周炎,且病情往往较难控制,若合并牙周炎出现咬合痛时,需要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牙周治疗,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牙周组织的愈合;青少年时期如果口腔卫生不良且有不良的咬合习惯等,也可能为日后患牙周炎埋下隐患,出现咬合痛等问题。
二、咬合关系异常
(一)牙齿过度磨耗
1.成因及影响:长期的咀嚼习惯不良,比如偏侧咀嚼、经常吃坚硬食物等,会导致牙齿过度磨耗。牙齿过度磨耗后,牙本质暴露,当受到咬合压力时,会出现敏感、咬合痛等症状。不同性别对于咀嚼习惯的影响可能有差异,男性可能更倾向于食用较硬的食物,从而增加牙齿过度磨耗的风险;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牙齿磨耗相对较慢,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中老年人,牙齿磨耗会逐渐加重,更容易出现因磨耗导致的咬合痛。
2.特殊人群情况: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牙齿磨耗自然加重,若还有夜磨牙等不良习惯,会进一步加速牙齿磨耗,加重咬合痛症状;儿童如果有不良的吮指、吐舌等口腔不良习惯,可能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和咬合关系,虽然儿童时期牙齿磨耗不明显,但长期不良习惯可能为成年后出现咬合痛等问题埋下伏笔。
(二)咬合创伤
1.成因及影响:咬合创伤是由于咬合关系不正常,牙齿受到过大的咬合力而引起的牙周组织损伤。比如牙齿排列不整齐、有咬合高点等情况,都会导致个别牙齿承受过大的咬合力,引发咬合痛。不同性别在牙齿排列方面可能有一定差异,女性可能更关注牙齿美观,进行牙齿矫正等情况相对较多,但如果矫正不当也可能导致咬合创伤;不同年龄人群中,青少年处于牙齿替换和生长发育阶段,若牙齿萌出顺序异常等可能造成咬合创伤,出现咬合痛。
2.特殊人群情况:孕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影响牙周组织的敏感性,若本身有咬合关系异常的情况,孕期可能会加重咬合痛的症状,需要特别关注口腔咬合情况;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群,可能会出现不自主的咀嚼动作等,导致咬合创伤,进而引发咬合痛,这类人群需要综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和口腔咬合问题。
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一)成因及影响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精神因素、咬合因素、创伤因素等有关。咬合因素中,牙齿的咬合关系不正常,如深覆合、深覆盖等,会导致颞下颌关节受力不均衡,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出现咬合痛,同时还可能伴有颞下颌关节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中,青少年由于生长发育,颞下颌关节还未完全稳定,更容易因咬合等因素引发该综合征;女性可能由于情绪相对更易波动等精神因素,增加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生风险,进而出现咬合痛。
(二)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时期颞下颌关节处于发育阶段,若有不良的口腔习惯,如长期偏侧咀嚼等,容易影响颞下颌关节的正常发育,导致日后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相关的咬合痛等问题;老年人群颞下颌关节出现退行性变化,若同时有咬合关系异常等情况,更易发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出现咬合痛时需要综合考虑关节和咬合的情况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老年人的耐受性等问题。
四、其他因素
(一)颌骨囊肿或肿瘤
1.成因及影响:颌骨内的囊肿或肿瘤会占据颌骨内的空间,影响牙齿的正常位置和咬合关系,从而引起咬合痛。例如牙源性颌骨囊肿,是由牙齿发育过程中的上皮剩余发展而来,随着囊肿的增大,会对周围的牙齿和牙周组织产生压迫,导致咬合痛。不同年龄人群中,青少年时期颌骨囊肿相对较少见,中青年及老年人都有可能发生;男性和女性在颌骨囊肿或肿瘤的发病概率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不同类型的囊肿或肿瘤有其好发的年龄阶段等特点。
2.特殊人群情况:儿童时期发现颌骨囊肿或肿瘤需要特别谨慎处理,因为会影响颌骨的正常生长发育,可能需要在保证儿童生长发育的前提下进行治疗;妊娠期女性若发现颌骨囊肿或肿瘤,需要综合考虑妊娠情况和疾病治疗的时机等,因为治疗可能涉及到药物使用等对胎儿的影响,要权衡利弊进行处理。
(二)全身性疾病的口腔表现
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在口腔表现为咬合痛,比如类风湿关节炎,该疾病会累及颞下颌关节等部位,导致关节炎症,进而引起咬合痛。类风湿关节炎在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相对较高,患病后关节的炎症反应会影响口腔的咬合功能,出现咬合痛等症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出现口腔组织的感染易感性增加,若合并口腔内的一些潜在问题,也可能表现为咬合痛,需要通过控制血糖等全身治疗来改善口腔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