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后可能出现终身痛苦,原因包括骨折本身严重程度(如复杂类型、关节面损伤严重)、治疗相关因素(手术并发症、康复不当)、创伤后关节炎形成(软骨退变、骨质增生);儿童患者骨折影响骨骺发育、康复配合差易致疼痛,需注重早期诊断治疗与康复监测;老年患者愈合慢、退变重、康复能力弱,治疗要综合考虑骨质疏松等,康复需循序渐进并关注心理。
一、胫骨平台骨折后出现终身痛苦的可能原因
(一)骨折本身的严重程度相关
1.骨折类型复杂
一些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复杂的Schatzker分型中的V型或VI型等严重类型。例如VI型骨折涉及胫骨平台的严重粉碎、关节面严重塌陷等情况。严重的骨折会导致关节面不平整,在后续的关节活动中,异常的应力集中会引起长期的疼痛。研究表明,复杂骨折类型的患者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概率相对较高,因为关节面的不平整破坏了正常的关节力学传导,长期的磨损会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从而引发持续的疼痛感受。
2.关节面损伤严重
胫骨平台骨折如果关节面损伤超过25%,就会明显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和正常功能。关节面是膝关节负重和活动的重要结构,严重损伤后,即使经过手术治疗,关节软骨很难完全修复到正常状态。软骨的缺损或不完整会导致关节在活动时产生摩擦,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导致长期的疼痛。例如,有研究显示,关节面损伤严重的患者,在受伤后数年仍会因为关节软骨的持续磨损和退变而出现膝关节的疼痛不适。
(二)治疗相关因素
1.手术治疗并发症
内固定失败:如果胫骨平台骨折手术中内固定物选择不当或固定不牢固,术后可能出现内固定失败的情况。内固定失败会导致骨折部位不稳定,在患者活动时骨折端发生微动,刺激周围的软组织和神经,引起疼痛。比如,使用的钢板螺钉不能有效稳定骨折端,在患者行走或屈伸膝关节时,骨折端的异常活动会持续产生疼痛信号,长期困扰患者。
感染:术后感染是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感染会破坏骨折周围的组织,包括骨组织、软组织等。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会持续存在,刺激疼痛感受器,导致患者长期感到疼痛。而且,感染还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进一步加重关节的异常状态,使疼痛难以缓解。有临床数据表明,术后发生感染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约有相当比例会遗留长期的疼痛问题。
2.康复治疗不及时或不当
康复时机延误:如果胫骨平台骨折后康复治疗开始时间过晚,会导致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萎缩、关节粘连等问题。肌肉萎缩会使膝关节的稳定性下降,关节粘连会限制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例如,膝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后,在正常活动时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异常,会引发疼痛。而且肌肉萎缩后,膝关节的代偿功能减弱,长期的异常应力状态会持续刺激疼痛感受器。
康复训练不当:康复训练强度不合适或方法不正确也会导致疼痛持续。如果康复训练强度过大,会引起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如肌肉拉伤、韧带劳损等,从而产生疼痛;如果康复训练强度过小,膝关节周围肌肉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关节稳定性无法恢复,也会导致疼痛长期存在。比如,在进行膝关节屈伸训练时,如果角度增加过快,会引起关节囊、韧带等结构的过度牵拉,导致疼痛加重。
(三)创伤后关节炎的形成
1.关节软骨退变
胫骨平台骨折后,由于关节面损伤、力学异常等因素,容易引发创伤后关节炎。随着时间的推移,关节软骨会逐渐退变。软骨细胞外基质合成减少,降解增加,软骨厚度变薄,表面出现龟裂、剥脱等情况。关节软骨退变会导致关节润滑功能下降,关节活动时摩擦增加,进而引起疼痛。研究发现,创伤后关节炎患者的软骨蛋白聚糖含量明显降低,这会影响软骨的弹性和缓冲作用,使得关节在受力时更容易产生疼痛,而且这种退变是进行性的,会导致终身的疼痛困扰。
2.骨质增生
为了适应异常的关节力学环境,胫骨平台骨折后关节周围会出现骨质增生。骨质增生会进一步刺激周围的软组织,如滑膜、韧带等。增生的骨赘会在膝关节活动时与周围组织发生摩擦或撞击,引起疼痛。而且,骨质增生会改变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力学关系,使关节的异常应力状态持续存在,导致疼痛长期不缓解。例如,膝关节周围的骨质增生可能会在患者上下楼梯或长时间行走时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疼痛。
二、特殊人群的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1.骨折特点与疼痛影响
儿童胫骨平台骨折相对成人有其自身特点,儿童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后虽然愈合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治疗不当,可能会影响骨骺的发育。如果骨骺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下肢不等长、膝关节畸形等情况,进而引起长期的疼痛。例如,骨骺损伤后导致膝关节内外翻畸形,会使关节受力不均,长期的异常应力会引起膝关节的慢性疼痛。在康复过程中,儿童的配合度相对较差,如果康复训练不能按照正确的计划进行,很容易导致关节粘连、肌肉萎缩等问题,从而增加疼痛持续的风险。
2.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胫骨平台骨折,要特别注重早期的准确诊断和合适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骨骺的情况,避免对骨骺造成额外的损伤。康复治疗时,要采用更具趣味性和引导性的方法来引导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确保康复训练的效果,同时要定期监测儿童下肢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下肢不等长或畸形等问题,以便早期干预,减少长期疼痛的发生。
(二)老年患者
1.骨折特点与疼痛影响
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胫骨平台骨折后愈合相对较慢,而且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情况。同时,老年患者的膝关节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变,胫骨平台骨折会进一步加重这种退变。另外,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差,康复能力较弱,术后康复不当的风险更高。例如,老年患者肌肉力量恢复慢,膝关节稳定性差,在活动时更容易出现疼痛。而且,老年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和感知可能与年轻患者不同,长期的疼痛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如影响行走能力、日常活动等。
2.注意事项
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要综合考虑骨质疏松等因素,在手术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来稳定骨折端,同时要积极治疗骨质疏松。康复治疗要更加注重循序渐进,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以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减少疼痛。在康复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耐受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方法。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长期的疼痛可能会导致老年患者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疏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