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有Evans分型和AO分型,Evans分型包括Ⅰ型(无移位稳定性骨折)、Ⅱ型(有移位部分稳定性骨折)、Ⅲ型(累及小粗隆且小粗隆骨折块移位不稳定性骨折)、Ⅳ型(累及小粗隆并延伸到股骨干髓腔不稳定性骨折)、Ⅴ型(反粗隆间骨折);AO分型包括A1型(顺粗隆间无小粗隆骨折)、A2型(顺粗隆间伴小粗隆骨折)、A3型(顺粗隆间伴小粗隆粉碎骨折)、B1型(逆粗隆间无小粗隆骨折)、B2型(逆粗隆间伴小粗隆骨折)、B3型(逆粗隆间伴小粗隆粉碎骨折)、C1型(粗隆间伴股骨干近端骨折无粉碎)、C2型(粗隆间伴股骨干近端骨折有粉碎)、C3型(粗隆间伴股骨干近端骨折严重粉碎),不同分型在特点、好发年龄及生活方式诱因等方面各有差异。
1.Ⅰ型
特点:骨折无移位,为稳定性骨折。骨折线由外上斜向内下,骨折端没有明显的分离、移位情况。从年龄角度看,各个年龄段的患者都可能出现此类无移位的骨折,但相对来说,年轻患者可能因为高能量损伤导致此类无移位骨折的情况相对较少,老年患者低能量损伤时也可能出现。对于女性患者,由于骨量等因素,也可能发生此类骨折。在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平时活动量小,低能量损伤如平地滑倒等可能导致Ⅰ型骨折。
2.Ⅱ型
特点:骨折有移位,骨折线由外上斜向内下,小粗隆有骨折,但小粗隆骨折块未移位,为部分稳定性骨折。在年龄方面,老年患者是此类骨折的常见人群,因为老年患者骨质量下降,低能量损伤也可能引发此类有部分移位的骨折。女性患者由于绝经后骨量丢失等原因,发生Ⅱ型骨折的风险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上,若老年患者活动时稍有不慎,如从椅子上坐下等低能量损伤,就可能导致Ⅱ型骨折。
3.Ⅲ型
特点:骨折累及小粗隆,且小粗隆骨折块移位,为不稳定性骨折。年龄方面,老年患者居多,因为老年患者骨强度进一步下降,低能量损伤更易导致骨折块移位。女性患者由于骨量丢失,在相同的损伤情况下更易出现小粗隆骨折块移位的情况。生活方式上,老年患者若活动时平衡能力差,如在不平坦的地面行走时摔倒,容易引发Ⅲ型骨折。
4.Ⅳ型
特点:骨折线累及小粗隆并延伸到股骨干髓腔,为不稳定性骨折。年龄上,老年患者是主要发病人群,因为老年患者骨质量严重下降,低能量损伤也可能导致骨折线延伸到股骨干髓腔。女性患者由于绝经后骨量丢失,骨的强度和韧性降低,发生Ⅳ型骨折的风险较高。生活方式方面,老年患者如果活动环境不安全,如地面湿滑等,摔倒时就可能导致骨折线累及小粗隆并延伸到股骨干髓腔的情况。
5.Ⅴ型
特点:反粗隆间骨折,骨折线由内上斜向外下,小粗隆上方骨折,股骨干上段骨折块向上移位。年龄上,老年患者较为常见,老年患者骨结构改变,低能量损伤可能引发反粗隆间骨折。女性患者由于骨量等因素,在反粗隆间骨折的发生中也占有一定比例。生活方式上,老年患者若活动时姿势不当,如翻身时用力不当等,可能导致反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AO分型
1.A1型-顺粗隆间骨折,无小粗隆骨折
特点:骨折线基本是顺粗隆间方向,小粗隆没有骨折。年龄方面,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但老年患者相对更常见,因为老年患者骨量减少,低能量损伤易导致此类骨折。女性患者由于骨量丢失,发生A1型骨折的风险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上,老年患者如果日常活动中腿部受到轻度的扭转等低能量损伤,可能引发A1型骨折。
2.A2型-顺粗隆间骨折,伴小粗隆骨折
特点:骨折线顺粗隆间,同时伴有小粗隆骨折。年龄上,老年患者居多,老年患者骨质量下降,低能量损伤时小粗隆容易发生骨折。女性患者因为骨量丢失,在A2型骨折中占比较大。生活方式上,老年患者活动时,如上下楼梯时脚步不稳,可能导致顺粗隆间骨折伴小粗隆骨折。
3.A3型-顺粗隆间骨折,伴小粗隆粉碎骨折
特点:骨折线顺粗隆间,小粗隆粉碎骨折。年龄方面,老年患者是主要人群,老年患者骨强度极低,低能量损伤也可能导致小粗隆粉碎骨折。女性患者由于骨量丢失,骨的完整性更易遭到破坏,发生A3型骨折的风险较高。生活方式上,老年患者如果在行走时踩空等低能量损伤,容易引发顺粗隆间骨折伴小粗隆粉碎骨折。
4.B1型-逆粗隆间骨折,无小粗隆骨折
特点:骨折线是逆粗隆间方向,小粗隆没有骨折。年龄上,老年患者较为常见,老年患者骨结构改变,低能量损伤可能导致逆粗隆间骨折且小粗隆无骨折。女性患者由于骨量等因素,在B1型骨折的发生中有一定比例。生活方式上,老年患者若活动时腿部受到特定方向的扭转等低能量损伤,可能引发B1型骨折。
5.B2型-逆粗隆间骨折,伴小粗隆骨折
特点:骨折线逆粗隆间,伴有小粗隆骨折。年龄上,老年患者居多,老年患者骨质量下降,低能量损伤时小粗隆容易发生骨折。女性患者因为骨量丢失,在B2型骨折中占比较大。生活方式上,老年患者活动时,如摔倒时腿部处于特定姿势,可能导致逆粗隆间骨折伴小粗隆骨折。
6.B3型-逆粗隆间骨折,伴小粗隆粉碎骨折
特点:骨折线逆粗隆间,小粗隆粉碎骨折。年龄方面,老年患者是主要人群,老年患者骨强度极低,低能量损伤也可能导致小粗隆粉碎骨折。女性患者由于骨量丢失,骨的完整性更易遭到破坏,发生B3型骨折的风险较高。生活方式上,老年患者如果在行走时受到较大外力且姿势不当,容易引发逆粗隆间骨折伴小粗隆粉碎骨折。
7.C1型-粗隆间骨折伴股骨干近端骨折,无骨折端粉碎
特点:粗隆间骨折同时伴有股骨干近端骨折,且骨折端无粉碎。年龄上,老年患者较为常见,老年患者骨结构和骨质量的改变使得这种复杂骨折更易发生。女性患者由于骨量等因素,在C1型骨折的发生中也有一定情况。生活方式上,老年患者若遭遇高能量损伤,如从较高处跌落等,可能引发粗隆间骨折伴股骨干近端骨折且无骨折端粉碎的情况。
8.C2型-粗隆间骨折伴股骨干近端骨折,有骨折端粉碎
特点:粗隆间骨折同时伴有股骨干近端骨折,且骨折端有粉碎。年龄方面,老年患者是主要人群,老年患者骨强度极度下降,高能量损伤时更易导致骨折端粉碎。女性患者由于骨量丢失,骨的脆性增加,发生C2型骨折的风险较高。生活方式上,老年患者如果发生高能量损伤,如交通事故等,容易引发粗隆间骨折伴股骨干近端骨折且骨折端粉碎的情况。
9.C3型-粗隆间骨折伴股骨干近端骨折,骨折端严重粉碎
特点:粗隆间骨折同时伴有股骨干近端骨折,且骨折端严重粉碎。年龄上,老年患者居多,老年患者骨质量极差,高能量损伤时极易导致骨折端严重粉碎。女性患者由于骨量丢失等因素,在C3型骨折的发生中占比较大。生活方式上,老年患者若遭遇严重的高能量损伤,如严重的交通事故等,容易引发粗隆间骨折伴股骨干近端骨折且骨折端严重粉碎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