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孕自然流产指妊娠不足28周等自行终止,发生率约15%-20%,常见原因有染色体异常、母体因素等,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腹痛,诊断通过病史采集等,处理分先兆、难免、不全、完全流产等情况,可通过孕前和孕期保健预防,高龄、有不良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孕妇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发生率
早孕自然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自行终止者。其发生率约为15%-20%左右,在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有特定病史的人群中发生率可能有所差异。例如,高龄孕妇(年龄≥35岁)自然流产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加等因素有关;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女性,自然流产风险也会升高;有子宫畸形、内分泌失调(如黄体功能不全等)等病史的女性,发生早孕自然流产的几率也高于正常人群。
二、常见原因
1.染色体异常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60%。无论是父母双方染色体异常遗传给胚胎,还是胚胎在发育过程中自身发生染色体突变,都可能导致流产。例如,父母一方如果存在平衡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异常,就有可能传递给胚胎,从而引发自然流产。
2.母体因素
内分泌因素:如黄体功能不全,黄体分泌的孕酮不足,不能维持子宫内膜蜕膜化,影响胚胎着床和发育,导致流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增加流产风险;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也容易发生早孕自然流产。
子宫因素: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等,子宫宫腔形态异常,不利于胚胎着床和发育;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子宫肌瘤,会影响宫腔环境,阻碍胚胎种植;宫腔粘连等也会对胚胎着床产生不利影响。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可攻击胚胎组织导致流产;同种免疫异常,母体对胚胎免疫耐受不足,也可能引发流产。
感染因素:孕期感染某些病原体,如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可通过胎盘感染胚胎,引起胚胎发育异常导致流产。
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过量饮用咖啡等,其中尼古丁、酒精等物质会影响胎盘血液循环,导致胚胎缺氧等,增加流产风险;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等也可能影响内分泌及机体的应激状态,与自然流产发生相关。
三、临床表现
1.阴道流血:早期流产先出现阴道流血,随后出现腹痛。开始时绒毛与蜕膜剥离,血窦开放,出现阴道流血;剥离的胚胎及血液刺激子宫收缩,排出胚胎,产生阵发性下腹部疼痛。晚期流产的临床过程与早产相似,先出现腹痛,然后出现阴道流血。
2.腹痛:流产时子宫收缩,呈现阵发性下腹部疼痛,其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因流产类型而异。不完全流产时,子宫持续收缩,阴道流血不止,腹痛较剧烈;完全流产时,胚胎组织已完全排出,子宫收缩,腹痛逐渐缓解。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婚育史、既往病史、家族史、本次妊娠过程(如有无接触有害物质、感染史等)。
2.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等,了解子宫大小、质地,宫颈口是否扩张等情况。
3.实验室检查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孕酮测定:动态监测hCG水平,若hCG持续不升或下降,提示妊娠预后不良;孕酮水平低也可能与流产相关。
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了解患者有无贫血、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有助于判断流产后出血等相关问题。
4.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可更清晰地观察宫腔内情况,确定胚胎是否存活,有无胎心搏动,判断是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流产还是完全流产等类型。
五、处理原则
1.先兆流产
应注意休息,禁止性生活。黄体功能不全者可给予黄体酮保胎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可给予甲状腺素片治疗。经治疗后,若阴道流血停止,超声检查提示胚胎存活,可继续妊娠;若临床症状加重,超声检查发现胚胎发育不良,hCG持续不升或下降,表明流产不可避免,应终止妊娠。
2.难免流产
一旦确诊,应尽早使胚胎及胎盘组织完全排出。可根据妊娠周数等情况选择药物流产或手术流产。例如,妊娠小于12周者可行刮宫术,妊娠大于12周者可使用缩宫素等促进子宫收缩,促使胚胎排出。
3.不全流产
一经确诊,应及时行刮宫术或钳刮术,清除宫腔内残留组织。出血多有休克者,应同时输血输液,纠正休克,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4.完全流产
若超声检查证实宫腔内无残留,且无感染征象,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但对于有潜在感染风险或阴道流血时间较长者,可适当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六、预防措施
1.孕前保健
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应提前进行孕前检查,包括夫妻双方的染色体检查、生殖系统检查、内分泌检查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妊娠的因素。例如,纠正子宫畸形、治疗内分泌失调等。
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性物质、化学毒物等,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体重,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
2.孕期保健
孕期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密切监测hCG、孕酮、超声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避免感染,孕期注意个人卫生,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如果发生感染,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自行用药对胚胎造成不良影响。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压力过大,可通过适当的心理调适方法,如听音乐、散步等缓解压力。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高龄孕妇、有不良孕产史等,应加强孕期监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特殊的孕期管理。例如,高龄孕妇可能需要更密切的超声监测胎儿结构等情况,以及时发现可能的问题。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孕妇
高龄孕妇发生早孕自然流产的风险较高,除了按照上述一般预防措施外,还应更加密切地进行孕期监测,包括更早开始进行产前筛查(如唐氏筛查、无创DNA检测等)以及产前诊断(如羊水穿刺等),以便早期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等问题。同时,孕期应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一旦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
2.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
对于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应积极劝导其戒烟戒酒,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不仅增加自然流产风险,还可能对胎儿的长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医护人员应耐心向孕妇及其家属解释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帮助孕妇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有既往病史的孕妇
对于有子宫畸形、内分泌失调、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既往病史的孕妇,在孕期应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管理。例如,有子宫畸形的孕妇可能需要密切监测子宫情况,评估妊娠风险;患有内分泌失调的孕妇如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及胎儿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