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症状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粪便性状相关表现包括便血颜色(有鲜血便、暗红色血便、黑便等不同情况及对应疾病)、粪便中血液与粪便混合情况(有混合均匀和表面附血等);伴随症状有腹痛(不同疾病腹痛特点不同)、腹泻(与肠出血相关的不同腹泻情况)、里急后重(常见于直肠炎等疾病)、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及不同疾病相关发热特点、贫血表现及不同程度肠出血的贫血情况)。

一、粪便性状相关表现

(一)便血颜色

1.鲜血便

当肠出血部位较低且出血速度较快时,血液可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短,表现为粪便表面附着鲜血,或便后滴血,常见于直肠息肉、肛裂、直肠癌等情况。例如,直肠癌患者肿瘤表面破溃出血时,粪便可混有鲜血。对于儿童来说,直肠息肉也较为常见,多表现为便后肛门滴血,颜色鲜红。

若是结肠上段出血但出血量较大、速度较快时,也可能出现类似鲜血便的表现,如某些急性出血性肠炎患者可能出现大量鲜血样便。

2.暗红色血便

肠出血部位在结肠中上部,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相对较长,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暗红色。常见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肿瘤(如结肠癌)、肠套叠等疾病。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黏膜广泛糜烂、溃疡,导致出血,粪便多为暗红色糊状便,可能伴有黏液。对于老年人,结肠癌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当肿瘤侵犯血管引起出血时,粪便可呈暗红色。

3.黑便(柏油样便)

上消化道出血或小肠出血且出血量较少时,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红细胞被破坏,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且粪便质软而富有光泽,类似柏油样。常见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以及小肠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出血等。比如,胃溃疡患者在溃疡活动期出血时,血液经过肠道消化后排出黑色柏油样便。儿童若误食异物导致小肠黏膜损伤出血,也可能出现黑便情况,但相对较少见。

(二)粪便中血液与粪便的混合情况

1.粪便与血液混合均匀

当肠道内出血部位较广且出血较均匀时,血液与粪便混合均匀。例如,弥漫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肠道黏膜广泛炎症、溃疡,出血呈弥漫性,粪便与血液混合均匀,可为暗红色或伴有黏液的血便。对于妊娠期女性,若患有肠道炎症性疾病,也可能出现这种粪便与血液混合均匀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对胎儿的影响以及自身病情的控制。

2.粪便表面附有血液

当出血部位较靠近肛门,如直肠下端、肛管部位出血时,血液常附着在粪便表面。例如,直肠息肉靠近肛门时,排便时粪便摩擦息肉表面导致出血,血液附着在粪便表面,颜色鲜红。对于老年女性,痔疮出血也较为常见,表现为排便后粪便表面有鲜血,有时可伴有滴血。

二、伴随症状

(一)腹痛

1.不同疾病相关腹痛特点

溃疡性结肠炎:常伴有左下腹或下腹隐痛,疼痛-便意-缓解的规律,即排便前疼痛加重,排便后疼痛缓解。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持续性剧烈腹痛。例如,患者可能先有左下腹部隐痛,然后有便意,排便后腹痛有所减轻,但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加剧且持续不缓解。对于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腹痛症状可能较为明显,且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肠套叠:多见于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阵发性腹痛,患儿哭闹不安、屈膝缩腹,持续数分钟后缓解,间隔数分钟后又反复发作。这是由于肠管套叠导致肠管梗阻、痉挛引起的腹痛。

肠梗阻:若肠出血是由肠梗阻引起,如肠粘连导致的肠梗阻,患者会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例如,腹部手术后发生肠粘连引起肠梗阻并出血时,患者会有腹部阵发性绞痛,同时伴有血便等表现。

结肠癌:早期可能仅有腹部不适或隐痛,随着病情进展,腹痛逐渐加重,可为持续性隐痛或胀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腹部肿块伴腹痛。老年人患结肠癌时,腹痛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二)腹泻

1.与肠出血相关的腹泻情况

急性出血性肠炎:多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三联征,腹泻初为水样便,继而出现黏液血便或鲜血便,每日腹泻次数较多,可达十余次甚至数十次。例如,某些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出血性肠炎,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出现频繁腹泻,粪便中混有血液。儿童是急性出血性肠炎的高发人群之一,腹泻症状可能更为明显,需要及时补液等治疗,以防出现脱水等严重并发症。

溃疡性结肠炎:腹泻是其主要症状之一,轻者每日排便2-4次,重者可达每日10余次,粪便多为黏液脓血便,也可伴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的情况。比如,患者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腹泻明显,粪便带血带黏液,而另一段时间又出现便秘,同时伴有腹痛等症状。

肠道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患者有发热、腹痛、腹泻,腹泻初为稀水样便,后转为黏液脓血便,每日排便次数较多,伴有里急后重感(即排便不尽感)。这是由于痢疾杆菌感染肠道,引起肠道黏膜炎症、溃疡,导致腹泻、出血。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合并肠道感染时,腹泻、便血等症状可能更严重,且恢复相对较慢。

(三)里急后重

1.里急后重的表现及相关疾病

里急后重是指患者有频繁的便意,但每次排便量很少,排便后仍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常见于直肠炎、直肠癌、细菌性痢疾等疾病。例如,直肠癌患者肿瘤刺激直肠黏膜,导致频繁便意,出现里急后重症状,同时可伴有便血,粪便多为脓血便。对于女性患者,若患有直肠炎,尤其是在妊娠期,由于盆腔充血等因素,里急后重症状可能更为明显,需要谨慎用药治疗,避免影响胎儿。细菌性痢疾患者由于直肠、乙状结肠炎症刺激,也会出现里急后重,同时有黏液脓血便,患者会频繁如厕,但每次排便量少。

(四)全身症状

1.发热

感染性肠出血相关发热:如肠道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痢疾等,患者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可在38℃左右,也可高达39℃以上。例如,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肠道感染,患者除了有腹痛、腹泻、便血外,常伴有发热。对于儿童来说,感染引起的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且需要密切监测体温,防止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

非感染性肠出血相关发热:某些自身免疫性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也有部分患者病情活动时出现中度发热。另外,肠道肿瘤患者若出现坏死、感染等情况,也可能伴有发热。老年人患肠道肿瘤时,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热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2.贫血表现

慢性肠出血患者由于长期少量失血,可逐渐出现贫血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等。例如,长期慢性胃溃疡出血的患者,可能逐渐出现贫血,活动后心悸、气短明显。对于孕妇来说,慢性肠出血导致的贫血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及时发现并纠正贫血。儿童慢性肠出血时,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出现身高、体重增长缓慢,面色苍白等表现,需要查找出血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急性大量肠出血患者可迅速出现严重贫血,甚至出现休克表现,如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比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短时间内出血量极大,迅速出现重度贫血及休克症状。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肠出血
肠出血是指回肠、十二指肠、直肠、结肠、空肠等肠道存在出血的情况,肠出血的好发人群与病因有关,如果是由于出血性肠炎、肠套叠、息肉等情况所致的肠出血,则易好发于青少年与儿童;如果是由于血管性病变或肿瘤所致,则易发生在中年人群和老年人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肠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能够造成小肠出血的情况比较多,如小肠肿瘤,其中主要包括小肠腺癌或者小肠淋巴管瘤等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小肠出血。除此之外,还有比较不多见的小肠的血管畸形或者小肠憩室等等。此外,还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小肠粘膜受损,这类情况多见于老年人群,这类病人日常生活中有长时间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的情
肠出血怎么治疗方法?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针对小肠出血的治疗主要是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如果病人的出血情况不严重而且没有并发症的话,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但是当病人表现出休克等表现时,只能借助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十二指肠出血怎么治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出血一般可以采取抗失血性休克治疗,并且也可以采取内镜下电凝或者是激光灼凝的方法进行治疗,还可以采取静脉或者是肌肉注射止血或生长激素等药物治疗,如果出血速度比较快的话,也可以采取手术的方法治疗,由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所以采取的治疗方法也是不相同的。十二指肠出血多数是溃疡基底血管被侵袭所引发的
肠出血的原因量大?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肠出血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小肠发生恶性病变,比如小肠血管瘤,小肠息肉,小肠憩室、间质瘤,小肠淋巴瘤的情况因此造成的,其次的话可能是因为小肠的血管性疾病。比如小肠畸形,小肠的血管畸形,此外的话可能是因为小肠黏膜受到损伤。
肠出血的症状有哪些?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如果是急性肠胃炎引起的胃肠出血,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如果是胃息肉造成,可出现腹胀、食欲下降、吞咽困难、贫血等症状。如果是肠结核造成,还可出现腹部肿块、盗汗、营养不良、发热等症状。对于胃肠恶性肿瘤引起的胃肠出血,还可出现体重下降、消瘦、厌食、呕吐鲜血等症状。患者需要到医院消
十二指肠出血会自愈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出血疾病如果不积极治疗,一般很难自愈。如果患者出血量比较少,可以给予患者氨甲环酸等止血药物提高血液凝固性,达到止血的功效。针对有顽固性出血或中等量出血的患者,可以在内镜下给予患者肾上腺素局部注射治疗,也可以通过微波、激光等方式进行止血治疗。如果患者出血量比较大,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胃大部切
肠出血的原因?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小肠出血可以由以下原因造成,肠内血管发育不良,毛细血管及小静脉的复合扩张,一遇到刺激就有可能血管破裂,造成出血。肠炎、肠息肉也有可能造成出血的情况。也有可能是肠内肿瘤造成的,这种出血一般为间歇性大出血或慢性少量出血。需要去医院做个肠镜来确诊下,以便对症治疗。对于炎症、溃疡造成的出血,一般服用药物即可
肠出血是怎么回事?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临床上造成直肠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排鲜血便多考虑痔疮出血造成。如果大便和血液混杂、排黏液脓血便、排便时有腹痛则考虑溃疡性起肠炎,克罗恩病等。如果病人有消瘦、体重下降、贫血,尤其中老年人就得要考虑肠道的恶性肿瘤。
肠出血症状表现是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肠出血最明显的症状是便血,由于出血位置的不同,便血特点也不相同。对于肛门、乙状结肠疾病造成的出血,多为鲜红色的血便;如果便后滴血或者喷血,一般是由于痔疮或者肛裂造成的;如果表现出暗红色或者猪肝色的血便,大多为右侧结肠出血;如果呈柏油样的大便或者黑便,一般是由于出血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胃和小肠出血以
什么是十二指肠出血的治疗方法?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如果出血现象不是特别严重,可以使用药物止血,但是如果出血比较严重的话,应当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防止发生危险,一定要去正规的专业医院进行治疗,最好是去市级以上的三甲医院,在治疗后要注意休养,防止剧烈的运动,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不要吃具有刺激性的食物。有条件的话到正规医院做个检查,排除有其他疾病可能
肠出血严重吗
张继业 主任医师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直肠出血一般不严重,不会引起大出血。直肠出血包括直肠粘膜出血和直肠溃疡出血,直肠粘膜出血常见于内痔出血,内痔发生在直肠末端,会出现便纸上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颜色鲜红,便后出血自行停止,经过治疗大多数便血能治愈。直肠粘膜出血还常见于直肠癌便血,颜色为暗红色,混有黏液和脓液,这种情况需要手术治疗。直肠溃疡常见于溃疡性直肠炎,患者会出现出血
肠出血有什么症状
陆森 副主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患者出现直肠出血症状,可以考虑是消化道末端疾病,比如肛裂、肛周脓肿、痔疮等,尤其是痔疮患者,除了大便表面有红色血液外,还会伴有排便时疼痛,患者多有便秘史。可以去医院肛肠科就诊行直肠镜检查,进一步明确出血原因,根据不同病因给予不同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肠出血有什么症状
高恒岭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胃肠出血临床症状与出血量多少存在一定关系。如果出血量比较少,可能仅表现为黑便症状,患者不一定有太明显其他临床症状。当出血量比较大,除便血以外,上消化道出血还可以有呕血表现,同时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情况。如胃肠出血量比较大,患者还会出现贫血情况,可以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患者可以表现为四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