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可表现为频繁大量腹泻、伴有脓血便、剧烈腹痛伴随腹泻、伴有高热、出现脱水表现等不同情况,不同情况在表现、年龄因素、生活方式、病史影响等方面各有特点,如频繁大量腹泻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影响,伴有脓血便与多种疾病及不同年龄等相关,剧烈腹痛伴随腹泻涉及多种急腹症及不同年龄等因素,伴有高热提示感染且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有关,出现脱水表现也因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有不同影响。
一、频繁且大量的腹泻
表现:正常成人每天排便次数一般为1-2次,每次排便量约100-300克。若腹泻次数每天超过3次,且排便量明显增多,如每次排便量远超300克,可能提示存在较为严重的肠道问题。例如感染性腹泻时,病原体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分泌增加、蠕动加快,从而出现频繁且大量腹泻。
年龄因素:婴幼儿频繁且大量腹泻易导致脱水,因为婴幼儿身体含水量相对较高,且体液调节功能尚未完善,一旦发生大量腹泻,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较快,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眼窝凹陷、囟门凹陷、皮肤弹性差等脱水表现;老年人频繁且大量腹泻也需警惕,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对电解质失衡的耐受能力较差。
生活方式:长期大量饮酒的人,酒精会刺激肠道,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更容易出现频繁且大量腹泻的情况;长期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的人,肠道黏膜长期受到刺激,也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频繁腹泻。
病史影响:有肠道基础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本身肠道黏膜就处于炎症状态,容易出现频繁且大量腹泻;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的患者,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会加速肠道蠕动,也可能导致频繁且大量腹泻。
二、伴有脓血便
表现:粪便中混有血液和黏液,呈现脓血便的状态。这通常提示肠道黏膜有较严重的炎症、溃疡或感染等病变。比如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黏膜会出现溃疡、坏死,从而导致脓血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黏膜会有溃疡形成,也常出现脓血便。
年龄因素:儿童出现脓血便要警惕细菌性痢疾等感染性疾病,因为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老年人出现脓血便则需排查肠道肿瘤等情况,随着年龄增长,肠道肿瘤的发生率会增加,肠道肿瘤也可能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出现脓血便。
生活方式:有不洁饮食史的人,如食用了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更容易出现伴有脓血便的腹泻,因为不洁食物中的病原体容易侵袭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导致脓血便;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可能会影响肠道的免疫功能和正常蠕动,也可能增加出现伴有脓血便腹泻的风险。
病史影响:有肠道息肉病史的人,息肉可能发生恶变形成肿瘤,进而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出现脓血便;有肠道结核病史的人,结核杆菌感染肠道后会破坏肠道黏膜,也可能出现脓血便。
三、剧烈腹痛伴随腹泻
表现:腹泻的同时伴有剧烈的腹部疼痛,疼痛的性质可能为绞痛、刺痛等。例如肠梗阻时,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会引起剧烈腹痛,同时伴有呕吐、停止排气排便以及腹泻(梗阻部位以下肠道积气积液刺激肠道分泌增加导致腹泻);急性胰腺炎也可能伴随腹泻和腹痛,胰腺炎症会影响消化功能,同时刺激肠道导致腹痛和腹泻。
年龄因素:儿童剧烈腹痛伴随腹泻要考虑是否有肠套叠等儿科常见急腹症,儿童肠套叠多发生在2岁以下婴幼儿,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腹痛、呕吐、血便(后期可出现果酱样便,也是腹泻的一种表现形式);老年人剧烈腹痛伴随腹泻需警惕腹主动脉瘤等血管性疾病,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腹主动脉瘤破裂前可能出现腹痛,同时影响肠道血供导致腹泻。
生活方式:暴饮暴食后出现剧烈腹痛伴随腹泻,可能是急性胰腺炎或急性胃肠炎等情况,暴饮暴食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剧烈运动后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肠道痉挛等原因,剧烈运动导致肠道血液循环改变或肠道受到刺激引发痉挛,出现腹痛和腹泻。
病史影响:有胆囊结石病史的人,胆结石可能引起胆源性胰腺炎,进而出现腹痛和腹泻;有冠心病病史的人,剧烈腹痛伴随腹泻时需警惕是否因疼痛刺激引发心脏问题,同时腹痛腹泻可能是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因为冠心病患者身体应激状态下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
四、伴有高热
表现:腹泻的同时体温升高,超过38℃。这往往提示存在感染性因素,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肠道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发热和腹泻。例如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肠炎,除了腹泻外,常伴有高热;伤寒杆菌感染也会出现持续发热、腹泻等表现。
年龄因素:婴幼儿伴有高热的腹泻,由于其自身免疫功能不完善,更易发生严重感染,需要及时就医处理,因为婴幼儿对感染的耐受能力差,高热可能迅速导致脱水、惊厥等严重并发症;老年人伴有高热的腹泻,可能是由于机体反应相对迟钝,但感染可能较为严重,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
生活方式:夏季高温环境下,不注意饮食卫生,容易感染肠道病原体出现伴有高热的腹泻,因为高温利于细菌等病原体繁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由于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更容易在感染病原体后出现伴有高热的腹泻,因为免疫抑制剂会削弱身体的抗感染能力。
病史影响:有糖尿病病史的人,伴有高热的腹泻时更易发生感染迁延不愈,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自身免疫功能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有艾滋病病史的人,本身免疫功能低下,出现伴有高热的腹泻时,病情可能较为复杂,治疗也相对困难,因为艾滋病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身体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且感染后不易控制。
五、出现脱水表现
表现:包括口渴、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当腹泻导致水分丢失过多时,身体会出现脱水症状。例如轻中度脱水时,患者会感到口渴,皮肤弹性较正常时变差,用手指捏起皮肤后松开,恢复原状的时间延长;重度脱水时,眼窝明显凹陷,尿量显著减少甚至无尿。
年龄因素:婴幼儿出现脱水表现更为明显和迅速,因为婴幼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水分蒸发快,而且体液调节功能不成熟,一旦腹泻脱水,很快就会出现前囟凹陷、皮肤弹性极差等严重脱水表现;老年人出现脱水时,由于其本身身体水分含量相对较低,且可能伴有心肾功能不全,脱水后更容易出现循环衰竭等严重情况,因为心肾功能不全影响身体的体液循环和调节。
生活方式: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且水分补充不及时的人,在出现腹泻时更容易发生脱水,因为体力劳动消耗大量水分,若腹泻时水分补充不足,就会加速脱水进程;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本身通过出汗丢失较多水分,若此时发生腹泻,脱水风险更高,因为高温环境下身体水分流失已较多,再加上腹泻丢失水分,双重因素导致脱水。
病史影响:有肾功能不全病史的人,出现腹泻脱水时,肾脏对体液的调节和浓缩尿液的功能受损,更容易导致脱水加重,因为肾功能不全影响身体对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调节;有心力衰竭病史的人,出现腹泻脱水时,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因为脱水导致血液浓缩,心脏泵血负担增加,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