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炎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生活干预等。
1.药物治疗
急性期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缓解疼痛和炎症;若存在细菌感染,需配合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阿莫西林;严重水肿可短期外用氟比洛芬或局部注射地塞米松,但需严格监测副作用。
2.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内采用冷敷,每次15-20分钟,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用热敷或红外线照射,促进血液循环;慢性期可进行超声波治疗、冲击波治疗或脉冲电磁场治疗,加速组织修复。
3.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骨膜炎或合并骨髓炎者,需行病灶清除术;严重骨膜增生或剥离者,可能需骨膜修复术或植骨术,术后配合康复训练。
4.生活干预
急性期制动休息,使用支具固定患肢;恢复期逐步进行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监测炎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