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炎的出现可能与感染性因素、免疫异常、物理化学刺激、药物副作用、放射性损伤等原因有关。

1、感染性因素
直肠炎常见病因之一是感染性因素。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直肠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如志贺菌、沙门菌等细菌感染,可经消化道传播,在直肠部位定植繁殖,破坏黏膜屏障,导致直肠炎发生。
2、免疫异常
免疫系统异常也会诱发直肠炎。当机体免疫调节失衡,免疫细胞错误攻击自身直肠组织,引发自身免疫性炎症。例如溃疡性直肠炎,就与免疫系统过度激活,产生自身抗体攻击直肠黏膜有关,造成黏膜损伤和炎症持续存在。
3、物理化学刺激
物理化学刺激是直肠炎的常见诱因。长期便秘,干硬粪便对直肠黏膜反复摩擦;或误食腐蚀性物质,如强酸、强碱等,损伤直肠黏膜;还有肛门直肠手术操作不当,对直肠造成机械性损伤,均可引发直肠炎症。
4、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副作用可能波及直肠,引发炎症。长期使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有害菌过度生长,产生毒素刺激直肠黏膜;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可能抑制直肠黏膜前列腺素合成,影响黏膜修复,增加直肠炎发病风险。
5、放射性损伤
放射性治疗在杀灭肿瘤细胞同时,可能损伤周围正常组织,直肠因位置特殊,易受累及。盆腔肿瘤患者接受放疗时,直肠接受一定剂量射线照射,可引起直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严重时可导致直肠纤维化,引发放射性直肠炎。
直肠炎病因多样,症状表现也各不相同,常见有肛门下坠感、腹泻、便血等。若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直肠指检、肠镜等检查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避免病情恶化带来更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