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龋齿是否拔掉需综合龋齿程度、位置与邻牙关系、全身健康状况判断。浅龋、中龋等且位置正等可保留治疗,治疗后注意口腔卫生;若龋齿严重、阻生等则需拔除,拔牙后按要求注意止血、饮食、防感染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要点。
一、智齿龋齿的具体情况评估
1.龋齿程度
若智齿龋齿仅为浅龋,病变局限于牙釉质,此时可考虑保留智齿,通过去腐充填等常规牙科治疗方法进行处理。例如,对于部分萌出且位置较正、有正常咬合关系潜力的智齿,浅龋时可尝试修复治疗。
当龋齿发展到中龋,病变累及牙本质浅层,或者深龋时,若智齿有一定的保留价值,如位置较正、与对颌牙有良好的咬合接触、周围无明显炎症等情况,也可先进行去腐、垫底、充填等治疗。但如果龋齿破坏严重,累及牙髓引起牙髓炎,或者智齿本身位置不正,如近中倾斜、水平阻生等,保留难度较大。
2.智齿位置与邻牙关系
对于位置正常、与邻牙之间有正常的牙龈乳头填充、不易嵌塞食物的智齿,即使有龋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保留并进行治疗。例如,垂直萌出且完全萌出的智齿,邻牙关系良好,此时通过治疗恢复其功能是可行的。
如果智齿位置不正,与邻牙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容易导致食物嵌塞,进而加重龋齿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邻牙的健康,这种情况下通常建议拔除。比如近中阻生的智齿,其与前面第二磨牙之间常形成深的食物嵌塞区,很难清洁,龋齿发生概率高,且会影响第二磨牙健康,一般需拔除。
3.全身健康状况
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若智齿龋齿需要治疗,要考虑到孕期的特殊性。在孕早期(怀孕前3个月)一般不建议进行有创的牙科治疗,以免引起流产;孕中期(怀孕4-6个月)可以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简单的龋齿治疗;孕晚期(怀孕7-9个月)同样不建议进行复杂的牙科治疗。而对于患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如未控制的糖尿病、心脏病等)的患者,若智齿龋齿需要拔牙,要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是否能耐受拔牙手术,必要时需在内科医生的配合下进行。
二、保留智齿的治疗方式及注意事项
1.治疗方式
当智齿龋齿可保留时,首先进行龋洞的清理,使用专业器械去除龋坏组织,然后根据龋洞的深度进行相应处理。如果是中龋,可直接用充填材料进行充填;如果是深龋,需要先垫底再充填。常用的充填材料有树脂材料等,树脂材料具有美观、耐磨等优点。
2.注意事项
治疗后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认真刷牙,使用牙线等清洁工具,避免食物残渣在智齿周围残留,以免再次引起龋齿。对于保留的智齿,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三、拔除智齿的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
1.拔除情况
当智齿龋齿严重,无法通过常规治疗保留,如智齿为阻生齿且龋坏严重、经常引起冠周炎(智齿周围牙龈反复发炎肿痛)等情况时,通常需要拔除。例如,水平阻生的智齿,由于其部分或全部埋在牙龈和牙槽骨内,很难清洁,龋齿发生率高,且容易引发冠周炎,这种情况下一般建议拔除。
2.术后注意事项
拔牙后要咬住棉球30-40分钟以止血,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以免导致血凝块脱落引起出血。术后2-3天内唾液中带有血丝是正常现象。饮食方面要吃温凉、柔软的食物,避免用拔牙侧咀嚼。如果拔牙创伤较大,可根据情况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如阿莫西林等(但需注意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拔牙后要更加注意观察创口愈合情况,因为老年人身体恢复相对较慢,更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儿童,一般不轻易拔除智齿,除非智齿严重影响口腔健康且经过评估必须拔除,儿童拔牙后要特别注意监护人需密切关注儿童口腔情况,防止儿童用手触摸创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