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相关检查包括泪液分泌检查(含SchirmerⅠ、Ⅱ试验)、泪膜稳定性检查(泪膜破裂时间检查)、眼表染色检查(荧光素、孟加拉玫瑰红染色)、泪液渗透压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睑板腺检查,分别通过不同方法评估泪液分泌、泪膜稳定性、眼表损伤、泪液渗透压、角膜形态、睑板腺情况,且各检查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
一、泪液分泌检查
1.SchirmerⅠ试验
原理:通过检测滤纸条在眼内停留一定时间后被泪液浸湿的长度来评估泪液分泌量。
方法:用无菌滤纸条(5mm×35mm),一端置于下睑中外1/3交界处的结膜囊内,其余部分下垂,轻闭双眼,5分钟后取出滤纸条,测量被泪液浸湿的长度。正常范围为10~15mm/5分钟,小于10mm/5分钟为低分泌,小于5mm/5分钟为干眼。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的泪液分泌量可能与成人不同,儿童进行该检查时需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导致结果不准确。
2.SchirmerⅡ试验
原理:在局麻下将滤纸条置于泪腺管开口处,检测基础泪液分泌量。
方法:与SchirmerⅠ试验类似,但操作时会进行局部麻醉,适用于怀疑泪腺功能异常的情况。
二、泪膜稳定性检查
1.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
原理:通过观察泪膜从睁眼后最后一次瞬目到出现第一个泪膜缺损点的时间来评估泪膜稳定性。
方法:在结膜囊内滴入荧光素钠溶液,嘱患者眨眼数次后睁眼,使用裂隙灯显微镜钴蓝光观察泪膜,记录从最后一次瞬目到出现第一个黑斑的时间。正常BUT大于10秒,小于10秒为泪膜不稳定。
生活方式影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处于干燥环境等生活方式可能会缩短BUT,在检查前应告知患者避免这些影响因素,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三、眼表染色检查
1.荧光素染色
原理:荧光素钠可使受损的眼表上皮着色,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着色情况来判断眼表上皮的损伤程度。
方法:在结膜囊内滴入荧光素钠溶液,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和结膜的染色情况。角膜上皮缺损处会呈现绿色染色。
病史因素影响:有眼部手术史、眼部感染史等患者眼表情况可能不同,检查时需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2.孟加拉玫瑰红染色
原理:孟加拉玫瑰红对失去活性的细胞具有亲和力,可更清晰地显示眼表上皮的损伤情况,尤其对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的干眼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方法:在结膜囊内滴入孟加拉玫瑰红溶液,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结膜和角膜的鳞状上皮细胞被染色,可用于评估眼表细胞的健康状况。
四、泪液渗透压检查
1.原理:干眼患者的泪液渗透压升高,通过测量泪液渗透压来辅助诊断干眼。
2.方法:使用专门的泪液渗透压检测仪,采集患者的泪液样本进行检测。正常泪液渗透压约为290~300mOsm/L,干眼患者泪液渗透压常高于312mOsm/L。
五、角膜地形图检查
1.原理:通过绘制角膜表面的地形图来评估角膜的形态,干眼患者可能出现角膜地形图的异常改变,如角膜曲率的变化等。
2.方法:患者坐在角膜地形图检查仪前,仪器通过投射光线到角膜表面并接收反射光线来绘制角膜地形图。对于干眼患者,可发现角膜表面的不规则性等改变,有助于了解干眼对角膜形态的影响。
六、睑板腺检查
1.方法:使用裂隙灯显微镜的睑板腺功能检查模式,观察睑板腺的形态、开口情况等。正常睑板腺开口清晰,腺管排列整齐;干眼患者可能出现睑板腺开口阻塞、腺管萎缩等改变,如睑板腺开口有白色分泌物堵塞、腺管变窄等。
2.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佩戴隐形眼镜、长期处于空调环境等生活方式可能导致睑板腺功能障碍,进而影响干眼的发生和发展,在检查睑板腺时需考虑这些生活方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