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视网膜脱落,需定期眼部检查,所有人都应定期检查,尤其近视等特定人群,通过眼底检查早期发现问题;避免剧烈运动和眼部受伤,近视者尤其要避免剧烈运动,佩戴防护眼镜,眼部外伤后立即就医;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控糖控压以减少对眼部损害;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相关营养素食物,作息上保证充足睡眠。
一、定期眼部检查
1.适用人群:所有人都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有近视、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大于600度)、家族中有视网膜脱落病史、曾有眼部外伤史的人群。对于高度近视人群,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眼部全面检查,包括眼底检查等,因为高度近视者视网膜较薄,更容易发生视网膜脱落。
2.检查内容及意义:通过眼底检查可以观察视网膜的形态、是否有变性区、裂孔等情况。早期发现视网膜的潜在问题,如周边视网膜的格子样变性等,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视网膜脱落。例如,对于发现的格子样变性区域,可以考虑激光光凝治疗,封闭变性区,降低视网膜脱落的风险。
二、避免剧烈运动和眼部受伤
1.运动方面
适用人群:所有人群都要注意,但对于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者更为重要。高度近视者的眼球壁比较薄,剧烈运动可能导致眼球受到震荡,增加视网膜脱落的风险。例如,打篮球、踢足球、跳水、蹦极等剧烈运动,高度近视者应尽量避免。
原因及措施:剧烈运动时眼部受到撞击或震荡的可能性较大,容易使视网膜受到牵拉。应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如果进行一些可能会有眼部受伤风险的运动,要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减少眼部受伤的几率。
2.眼部受伤方面
适用人群:任何可能发生眼部外伤的人群,如从事危险工作的人员、儿童等。儿童好奇心强,容易发生眼部外伤,家长要加强看护。
措施:一旦发生眼部外伤,应立即就医。因为眼部外伤可能会直接导致视网膜裂孔甚至视网膜脱落,及时的眼部检查和处理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视网膜脱落的发生风险。例如,眼部受到撞击后,即使当时没有明显的疼痛或视力下降,也不能掉以轻心,要尽快到眼科进行详细检查。
三、控制基础疾病
1.适用人群: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引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而增加视网膜脱落的风险;高血压患者血压长期控制不好,会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对视网膜造成损害。
2.控制方法及意义: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遵循糖尿病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定期监测血糖。高血压患者要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更低的血压目标)。通过控制基础疾病,可以减少其对眼部血管和视网膜的损害,降低视网膜脱落的发生概率。例如,长期良好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速度会减慢,视网膜脱落的风险也相应降低。
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饮食方面
适用人群:所有人群。保持均衡的饮食对眼部健康有益。
饮食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营养素的食物。例如,胡萝卜、橙子、蓝莓、菠菜等。维生素A有助于维护视网膜的正常功能,维生素C和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视网膜免受氧化损伤,叶黄素对视网膜黄斑区有保护作用。
2.作息方面
适用人群:所有人群。良好的作息对眼部健康很重要。
作息要求: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应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会导致眼部疲劳,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长期可能对视网膜等眼部结构产生不良影响。例如,长期熬夜的人,更容易出现眼部干涩、视物模糊等问题,也增加了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