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囊炎是发生在泪囊的炎症性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泪囊炎由毒力强的细菌引起,诱因多为鼻泪管堵塞,表现为泪囊区红、肿、热、痛等;慢性泪囊炎因鼻泪管狭窄或阻塞伴细菌感染,主要有泪溢等表现。通过体格检查、泪道冲洗、影像学检查诊断,急性泪囊炎早期热敷、用抗生素眼药水,晚期脓肿需切开排脓后手术;慢性泪囊炎药物治疗暂缓解症状,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一、泪囊炎的定义
泪囊炎是一种发生在泪囊的炎症性疾病,泪囊是位于眼眶内侧壁前下方的一个囊状结构,主要功能是收集和引流泪液。
二、泪囊炎的常见类型及病因
(一)急性泪囊炎
病因:多由毒力较强的细菌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等。常见诱因是鼻泪管堵塞,导致泪液和细菌积聚在泪囊内,引发急性炎症。婴幼儿急性泪囊炎可能与鼻泪管下端发育不全,被上皮碎屑堵塞有关;成年人则常因鼻泪管炎症、外伤等导致堵塞进而发病。不同年龄人群的发病诱因有所不同,婴幼儿主要与自身结构发育因素相关,成年人则与鼻泪管的病变等因素有关。
(二)慢性泪囊炎
病因:多为鼻泪管狭窄或阻塞,泪液滞留于泪囊内,伴发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有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老年人由于眼部组织退行性变,鼻泪管更容易发生狭窄或阻塞,从而增加慢性泪囊炎的发病风险;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群,可能因眼部卫生问题等导致泪道感染,引发慢性泪囊炎;有鼻部疾病如鼻窦炎等的患者,炎症可能蔓延至泪道,导致鼻泪管堵塞,引发慢性泪囊炎。
三、泪囊炎的临床表现
(一)急性泪囊炎
症状:泪囊区红、肿、热、痛,疼痛可放射至面部,局部皮肤紧张、压痛明显,重者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婴幼儿急性泪囊炎除局部表现外,可能出现全身不适、发热等症状,由于婴幼儿表达能力有限,主要表现为哭闹不安等。
(二)慢性泪囊炎
症状:主要表现为泪溢,即不断流泪,挤压泪囊区可见黏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部分患者可无明显不适,仅表现为泪溢,长期泪溢可导致下睑皮肤潮红、糜烂、粗糙等改变。老年人慢性泪囊炎患者由于泪溢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如视物模糊等,且长期的泪液刺激可能导致眼部皮肤问题加重。
四、泪囊炎的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观察泪囊区有无红肿、压痛等表现,挤压泪囊区查看有无分泌物溢出。对于婴幼儿,检查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二)泪道冲洗
通过将生理盐水注入泪道,根据冲洗液反流的情况判断鼻泪管是否通畅以及有无分泌物。若冲洗液从原路反流且伴有脓性分泌物,提示存在慢性泪囊炎;若冲洗液反流伴大量黏液,则可能是鼻泪管狭窄等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可进行泪道造影等检查,了解泪道的形态及阻塞部位等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
五、泪囊炎的治疗原则
(一)急性泪囊炎
早期:可局部热敷,应用抗生素眼药水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控制炎症。婴幼儿急性泪囊炎早期可通过轻柔按摩泪囊区等方法尝试促进鼻泪管通畅,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眼部组织。
晚期:形成脓肿时,需切开排脓,待炎症缓解后再考虑行泪道手术。
(二)慢性泪囊炎
药物治疗:局部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如妥布霉素滴眼液等,但药物治疗只能暂时减轻症状,不能根治。对于老年人慢性泪囊炎患者,药物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缓解炎症,但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等问题。
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如泪道探通术、鼻腔泪囊吻合术等。通过手术恢复泪道的通畅,消除泪囊炎的病因。不同的手术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病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例如,鼻腔泪囊吻合术适用于泪道阻塞部位在鼻泪管的患者,而泪道探通术可能适用于鼻泪管轻微堵塞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