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泪道阻塞,需从多方面着手。要保持眼部清洁卫生,日常用清水清洁眼部且避免脏手揉眼;预防眼部外伤,工作生活中采取防护措施;积极防治眼部炎症,眼部感染时及时就医治疗;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儿童和特定成年人要按频率检查;还要合理用眼,控制用眼时间、方式和环境。
一、保持眼部清洁卫生
日常清洁: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都应注意眼部清洁。儿童由于活泼好动,容易接触灰尘等污染物,家长要帮助其养成用清水清洗眼部的习惯,每天早晚可轻柔擦拭眼周,尤其是眼部分泌物较多时。成年人也应每日用干净的毛巾或棉球蘸取清水轻轻擦拭眼部,清除眼部分泌物,保持眼部周围皮肤及结膜囊的清洁,减少细菌等病原体在眼部滋生的机会,降低泪道阻塞发生风险。
避免脏手揉眼:无论是哪个年龄段,都应避免用脏手揉眼睛。因为手上可能携带大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揉眼时容易将这些病原体带入眼内,引发眼部炎症,长期反复的眼部炎症可能导致泪道黏膜充血、肿胀,进而引起泪道阻塞。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家长要多加引导,教育其不要随意用手接触眼睛;成年人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脏手揉眼。
二、预防眼部外伤
工作与生活防护:
在工作中,如涉及可能会有异物飞溅等有眼部受伤风险的场景,例如建筑工人、机械加工工人等,应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如防冲击眼镜等,防止眼部受到外伤。对于儿童,要避免其接触危险玩具等可能导致眼部外伤的物品,家长应加强监管。
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防止眼部受到撞击等外伤。比如进行球类运动时,要规范佩戴防护装备;在进行家务活动时,也要小心避免尖锐物品等伤到眼睛。眼部外伤可能直接损伤泪道结构,如泪小管、泪囊等,从而引发泪道阻塞,所以做好眼部外伤预防至关重要。
三、积极防治眼部炎症
及时治疗眼部感染:
当发生眼部感染性疾病时,如结膜炎、角膜炎等,要及时就医治疗。对于儿童,由于其眼部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眼部感染更易扩散,一旦发现眼部发红、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应尽快带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使用合适的眼药水等进行治疗,避免炎症迁延不愈累及泪道。
成年人也应重视眼部感染,一旦出现眼部不适,如眼睛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眼部炎症若未得到有效控制,炎症因子会刺激泪道黏膜,导致泪道黏膜肿胀、狭窄,最终引发泪道阻塞。
四、定期眼部检查
不同人群检查频率:
儿童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一般1-2岁时进行首次全面眼部检查,之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眼部潜在问题,包括泪道相关的异常情况。因为儿童眼部发育过程中,泪道系统也在不断发育完善,早期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干预。
成年人中,尤其是有眼部疾病家族史、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等人群,更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长期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眼部感染风险相对较高,且隐形眼镜的佩戴可能会影响泪液的正常分泌和泪道的通畅,定期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泪道是否出现阻塞倾向等问题,及时调整佩戴习惯或进行相应处理。
五、合理用眼
控制用眼时间与方式: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要注意合理用眼。儿童在学习、玩耍时,要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每连续用眼30-4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可以让孩子向远处眺望、做眼保健操等。成年人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工作或娱乐时,也应遵循20-20-20规则,即每看电子屏幕20分钟,就看20英尺(约6米)以外的物体20秒。过度用眼会导致眼部疲劳,影响泪液的分泌和排出,长期如此可能增加泪道阻塞的发生几率。
注意用眼环境,保持室内光线适宜,避免过强或过暗的光线刺激眼睛。合适的用眼环境有助于维持眼部正常的生理功能,减少眼部不适和泪道相关问题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