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肾积水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泌尿系统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泌尿系统肿瘤(肾盂肿瘤、输尿管肿瘤)、前列腺增生(老年男性常见)、腹膜后纤维化、神经源性膀胱等,不同原因有其各自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
一、先天性因素
1.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这是儿童双肾积水较常见的先天性原因。胚胎发育过程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肌层发育异常,导致狭窄,使尿液从肾盂排出受阻,进而引起肾积水。这种情况在婴幼儿中相对多见,可能与遗传等胚胎发育相关因素有关,男性发病率相对略高一些,主要是由于胚胎时期输尿管芽发育等异常导致结构异常。
2.膀胱输尿管反流
多见于儿童。由于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的抗反流机制发育不完善,当膀胱排尿时,尿液可反流至输尿管甚至肾盂,引起肾积水。女性儿童相对男性儿童可能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女性的输尿管膀胱入口角度等解剖结构特点可能增加反流风险。胎儿期的发育异常等因素可能导致该抗反流结构未正常形成。
二、泌尿系统结石
1.肾结石
各种原因形成的肾结石,如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等,可停留在肾盂或输尿管内,阻塞尿液排出通道。成年人中较为常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代谢等因素有关,比如男性相对更易摄入高嘌呤食物等导致尿酸结石形成风险增加。结石的形成与个体的代谢状态、饮食结构等密切相关,长期饮水过少、饮食中某些成分摄入不均衡等都可能促进结石形成。
2.输尿管结石
肾结石掉落至输尿管内也可引起梗阻,导致肾积水。其形成原因与肾结石类似,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过程中可能卡压,阻碍尿液从肾脏流向膀胱。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男性和女性发病情况因个体差异和相关风险因素不同而有变化,比如从事高温作业、大量出汗而饮水不足的人群更容易患输尿管结石。
三、泌尿系统肿瘤
1.肾盂肿瘤
肾盂内的肿瘤生长可阻塞肾盂出口,引起肾积水。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相对略高于女性,可能与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比如长期服用止痛药、吸烟等可能增加肾盂肿瘤的发病风险,肿瘤不断生长占据肾盂空间,影响尿液排出。
2.输尿管肿瘤
输尿管内的肿瘤会导致输尿管腔狭窄或阻塞,进而引起肾积水。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具体的性别差异可能与不同的致癌因素暴露等有关,肿瘤的生长会逐步阻碍尿液通过输尿管,从而使肾盂内尿液积聚形成肾积水。
四、前列腺增生
1.老年男性常见原因
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逐渐增生,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可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进而引起膀胱内尿液潴留,尿液可反流至输尿管和肾盂,引起双肾积水。男性到了一定年龄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促使前列腺增生,6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明显升高,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上升,70岁左右可达较高水平。
五、腹膜后纤维化
1.病因及影响
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纤维组织增生包绕输尿管,导致输尿管狭窄,尿液排出受阻,引起肾积水。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纤维化组织的增生是一个慢性过程,逐渐压迫输尿管,影响尿液的正常引流。
六、神经源性膀胱
1.神经病变导致
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导致膀胱的神经支配功能障碍,膀胱不能正常排空尿液,尿液潴留,进而反流至肾盂引起肾积水。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出现,取决于原发神经病变的情况,比如脊髓损伤患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若损伤影响到控制膀胱的神经通路,都可能引发神经源性膀胱导致肾积水,女性和男性在这方面的发病差异主要与原发神经病变的原因和个体情况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