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确诊后应尽早手术,包括开腹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前要全面评估并针对特殊情况准备,术后需一般护理、抗感染及观察处理并发症,儿童、老年、妊娠期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手术治疗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是阑尾严重的化脓性感染,一旦确诊,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阑尾切除术,包括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适合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手术的目的是切除病变的阑尾,清除感染病灶,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腹膜炎等。
二、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
对于患者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生命体征、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果患者存在水电解质紊乱,需要及时纠正,以维持内环境稳定,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若患者有焦虑情绪,需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心理,因为紧张可能会影响手术的进行和术后的恢复。
2.特殊准备
对于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合适的范围,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以降低手术感染等风险;对于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请相关科室会诊,评估手术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改善心肺功能的措施。
三、术后处理
1.一般护理
体位:患者术后血压平稳后可采取半卧位,这样有利于腹腔引流,使炎症局限,减轻腹痛等不适,同时也有利于呼吸和循环功能。
饮食:术后禁食禁水,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待胃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逐渐给予流质饮食,如米汤等,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食。饮食的恢复要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逐步进行,避免过早进食引起腹胀等不适。
切口护理:密切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压痛等情况,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一般会使用广谱抗生素覆盖可能的致病菌,如头孢菌素类等。
3.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出血: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加剧、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等出血表现,若出现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止血等。
腹腔脓肿: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发热、腹痛、腹胀等症状,若怀疑有腹腔脓肿,可通过B超等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进行穿刺引流等处理。
肠粘连: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更要注意早期活动,因为儿童胃肠功能恢复相对较快,早期活动能有效降低肠粘连的发生几率;对于老年患者,也要根据其身体状况鼓励适当活动,活动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病情变化较快,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等。由于儿童对疼痛的表达可能不明确,更要关注其腹部体征的变化。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持患儿的舒适,做好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同时,儿童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要谨慎进行饮食管理,遵循逐步过渡的原则,防止胃肠功能紊乱。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变化,如血压、血糖等。在活动方面要更加谨慎,防止因活动不当引起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同时,老年患者切口愈合相对较慢,要加强切口护理,预防切口感染等。
3.妊娠期患者
妊娠期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处理要更加谨慎。手术时要注意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避免引起早产等不良后果。术后要密切观察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加强对胎儿的监测,如胎心监护等。在使用药物时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