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与干眼症在定义、病因、症状表现、体征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上有不同特点。结膜炎是结膜炎性反应,病因有感染和非感染等,症状有异物感等,体征有结膜充血等,靠病史和眼部检查诊断,感染性用对应药物,非感染性针对病因;干眼症是眼表泪膜稳态失衡疾病,病因有泪液相关问题等,症状有眼疲劳等,体征有泪膜不稳定等,靠泪液等检查诊断,用人工泪液等缓解症状。
一、定义与病因
结膜炎
定义:是结膜组织在外界和机体自身因素作用下而发生的炎性反应的统称。
病因:感染因素如细菌、病毒、衣原体等感染;非感染因素如过敏反应、物理化学刺激(沙尘、烟雾、化学物质等)、全身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等。不同人群病因有差异,儿童可能因用手揉眼等卫生习惯问题易感染细菌引发结膜炎;过敏体质人群在接触过敏原时易发生过敏性结膜炎。
干眼症
定义:是指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以眼表泪膜稳态失衡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
病因:泪液分泌不足(如泪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泪液分泌减少)、泪液蒸发过多(如睑板腺功能障碍等)、泪液成分异常等。年龄方面,老年人因泪液分泌功能下降等原因更易患干眼症;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由于眨眼次数减少,泪液蒸发增加,易引发干眼症。
二、症状表现
结膜炎
常见症状有眼部异物感、烧灼感、发痒、流泪、分泌物增多等。不同类型结膜炎分泌物特点不同,细菌性结膜炎多为黏液脓性分泌物;病毒性结膜炎分泌物多为水样或浆液性;过敏性结膜炎分泌物多为黏稠丝状。儿童患结膜炎时可能因表达不清而表现为频繁揉眼等行为。
干眼症
主要症状为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烧灼感、畏光、视物模糊等。患者可能会感觉眼睛像有沙子一样磨,而且在长时间用眼后症状加重。老年人患干眼症时,由于眼部组织的退变,症状可能更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长期处于空调环境或干燥环境中的人群,干眼症症状易加重。
三、体征表现
结膜炎
眼部检查可见结膜充血、水肿,有的可出现结膜下出血。不同类型结膜炎还有各自特征性体征,如沙眼性结膜炎可出现结膜滤泡、乳头增生等;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可在睑结膜出现巨大乳头。儿童结膜炎在检查时需注意轻柔操作,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干眼症
眼部体征主要有泪膜不稳定、泪河变窄、结膜充血等。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的干眼症可发现睑板腺开口阻塞、分泌物黏稠等。老年人睑板腺功能可能减退,更容易出现睑板腺相关的干眼症体征。
四、诊断方法
结膜炎
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眼部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等)来诊断。对于感染性结膜炎可能需要进行分泌物涂片或培养来明确病原体。例如怀疑细菌感染性结膜炎时,取分泌物涂片找细菌等。儿童结膜炎诊断时要考虑其依从性等因素,可能需要更耐心的检查过程。
干眼症
诊断需要进行泪液分泌试验(如SchirmerⅠ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等。通过这些检查来评估泪液分泌情况、泪膜稳定性等。老年人进行干眼症诊断时,要考虑其基础健康状况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如一些老年病可能干扰泪液相关指标的检测。
五、治疗原则
结膜炎
感染性结膜炎根据病原体不同选择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眼药水,病毒感染用抗病毒眼药水等。非感染性结膜炎则针对病因治疗,如过敏性结膜炎使用抗过敏药物等。儿童结膜炎用药需谨慎选择温和、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避免刺激眼睛。
干眼症
主要是缓解症状,保护眼表,维持泪膜稳定。治疗方法包括使用人工泪液补充泪液、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如热敷、按摩睑板腺等)、对于严重患者可能考虑使用湿房镜等。老年人患干眼症时,在进行热敷等物理治疗时要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眼部皮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