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龋齿需治疗,其有局部和全身危害,局部可致疼痛、影响恒牙发育、咀嚼功能受限,全身会影响生长发育、引发全身感染性疾病;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窝沟封闭)和修复治疗(充填治疗、嵌体修复);不同年龄儿童治疗有注意事项,婴幼儿期需家长配合安抚,学龄前儿童要医生引导及家长助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家长应重视儿童口腔健康,定期检查,及时就医治疗。
一、乳牙龋齿的危害
1.局部影响
疼痛:龋齿若累及牙髓,会引起患儿牙齿疼痛,尤其是在进食冷热食物时疼痛加剧,影响儿童的进食,进而影响其营养摄入。例如,有研究表明,乳牙龋齿导致牙髓感染的儿童,其平均每日能量摄入量低于牙齿健康的儿童。
影响恒牙发育:乳牙龋齿若不及时治疗,病变可能会波及恒牙胚。细菌产生的毒素等可能会影响恒牙牙胚的正常发育,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等问题。比如,乳牙严重根尖周炎可能会使继承恒牙出现颜色改变、牙冠形态异常等情况。
咀嚼功能受限:乳牙发生龋齿后,患牙的咀嚼功能会下降,儿童可能会偏向用另一侧牙齿咀嚼,长期如此会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而且,由于疼痛不敢用患侧牙齿咀嚼,会影响食物的充分咀嚼,影响消化吸收。
2.全身影响
影响生长发育: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乳牙龋齿引起的进食困难、营养吸收不良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有研究统计发现,患有乳牙龋齿且有明显咀嚼障碍的儿童,其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比牙齿健康儿童低10%-15%。
引发全身感染性疾病:乳牙龋齿的细菌及其毒素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如心内膜炎、肾炎等。虽然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会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二、乳牙龋齿的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浅龋。常用的药物有氟化物等,通过涂擦药物使龋坏组织再矿化。例如,75%氟化钠甘油糊剂,可涂擦在龋损处,促进龋损部位的矿物质沉积,阻止龋病进一步发展。但药物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龋损较深的情况效果不佳。
窝沟封闭:对于窝沟较深的乳牙,可进行窝沟封闭预防龋齿进一步发展。窝沟封闭是将窝沟封闭剂涂布于乳牙咬合面、颊舌面的窝沟点隙,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屏障,阻止细菌及食物残渣进入窝沟,从而预防龋齿。
2.修复治疗
充填治疗:当乳牙龋齿龋损较深,累及牙本质时,需要进行充填治疗。使用牙科充填材料如玻璃离子水门汀等将龋洞填充,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玻璃离子水门汀具有一定的粘结性和释放氟的性能,对牙髓刺激性小,适合用于乳牙的充填治疗。
嵌体修复:对于龋损较大,单纯充填材料难以固位的乳牙,可考虑嵌体修复。嵌体是根据牙齿龋损的形状制作的修复体,能够较好地恢复牙齿的解剖形态和咀嚼功能。
三、不同年龄儿童乳牙龋齿治疗的注意事项
1.婴幼儿期(0-3岁)
此阶段儿童配合度差,治疗时需要家长的充分配合和安抚。治疗环境要尽量营造轻松的氛围,可通过玩具等转移儿童注意力。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优先考虑无创或微创的治疗方式,如早期浅龋可尝试药物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婴幼儿口腔清洁,家长可在儿童进食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指套牙刷清洁口腔。
2.学龄前儿童(3-6岁)
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有一定的配合能力,但仍需要医生耐心引导。治疗时要根据龋齿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能够配合的儿童,可进行常规的充填治疗等。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每天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等,每天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
总之,乳牙龋齿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对儿童口腔局部和全身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家长应重视儿童的口腔健康,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一旦发现乳牙龋齿,应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