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症状多样,包括肉眼血尿(每升尿液含1毫升以上血液时尿液呈洗肉水等色,可间歇性出现)、镜下血尿(需显微镜检查发现红细胞增多,易被忽视),还伴疼痛(如结石致肾绞痛、感染致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老年男性多因前列腺增生,肿瘤可致)、腹部肿块(如肾肿瘤),且不同人群血尿表现有差异。
肉眼血尿:
外观表现:当每升尿液中含有1毫升以上血液时,尿液可呈现洗肉水样、血色、酱油色等不同的红色外观。例如,泌尿系统出血较多时,尿液会明显变红,像鲜血一样的颜色。不同病因导致的肉眼血尿可能在外观上有一定差异,如肾小球源性血尿一般为无痛性、全程血尿,颜色可能为鲜红色或洗肉水样;而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血尿可能伴有疼痛,且血尿颜色可能因出血量和出血速度不同而有变化,若结石损伤黏膜较轻,可能是镜下血尿,损伤较重时可出现肉眼血尿,颜色可能偏暗红等。
发生情况:肉眼血尿可呈间歇性出现,比如有的患者可能间隔一段时间出现一次肉眼可见的血尿,间隔期可能没有明显的尿液外观异常。
镜下血尿:
检测方式:需要通过显微镜检查尿液才能发现红细胞增多。一般是在尿常规检查中,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即可诊断为镜下血尿。
潜在问题:镜下血尿可能没有明显的尿液外观改变,容易被忽视,但它同样提示泌尿系统可能存在病变,如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都可能先表现为镜下血尿,然后再逐渐出现其他更明显的症状。
伴随症状:
疼痛:
肾绞痛:常见于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当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会引起剧烈的肾绞痛,疼痛部位多在腰部或腹部,疼痛性质较为剧烈,呈阵发性发作,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例如,输尿管结石导致梗阻时,会引发强烈的肾绞痛,患者往往难以忍受,需及时就医处理。不同部位的结石引起的疼痛部位可能有所不同,肾结石引起的疼痛多在肾区,可表现为腰部酸胀或隐痛,当结石活动导致梗阻时可转变为剧烈绞痛;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疼痛多向下腹部、腹股沟区放射。
尿频、尿急、尿痛: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等。炎症刺激膀胱和尿道黏膜,导致患者出现尿频(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尿急(迫不及待要排尿)、尿痛(排尿时尿道或膀胱区域疼痛)的症状。例如,急性膀胱炎患者除了有血尿外,往往会频繁地想要排尿,每次尿量很少,而且排尿时尿道有灼热样疼痛。
排尿困难:
老年男性:可能与前列腺增生有关。前列腺增生会导致尿道受压,引起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起始缓慢、尿线变细、射程变短、尿流中断、排尿不尽等。同时可能伴有血尿,血尿的出现是因为增生的前列腺组织表面血管破裂等原因。
其他情况:泌尿系统肿瘤也可能导致排尿困难,肿瘤组织阻塞尿道或压迫尿道,引起排尿不畅。例如,膀胱肿瘤较大时,可能会堵塞膀胱出口,导致排尿困难,同时伴有血尿,血尿多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
腹部肿块:某些泌尿系统疾病可触及腹部肿块,如肾肿瘤,当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在腹部可摸到肿块,同时可能伴有血尿。肾肿瘤引起的血尿多为无痛性肉眼血尿,有时可在腹部摸到肿块,肿块质地可能较硬,表面不光滑等。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血尿表现可能有差异。例如,儿童出现血尿时,要考虑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情况,如先天性肾积水、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等,这些疾病导致的血尿可能同时伴有腹部肿块等表现;老年女性血尿要警惕泌尿系统肿瘤的可能,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病率相对升高;长期憋尿、不注意个人卫生的人群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从而出现血尿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有泌尿系统结石病史的人群再次出现血尿时,要考虑结石复发或引起新的损伤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