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尿结石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增加水分摄入,保证每日充足饮水量;合理控制钙的摄入,避免过量;限制草酸摄入,少吃高草酸含量食物;减少钠的摄入,控制每日钠量;适量控制蛋白质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以降低尿结石形成风险。
一、增加水分摄入
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增加尿量,从而稀释尿液中结石相关物质的浓度,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应饮用1.5-2升的水,对于尿结石患者,建议每天饮水量保持在2.5-3升左右,以保证每昼夜尿量在2-2.5升以上。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由于新陈代谢较快,更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年龄较小的儿童可根据体重按比例增加饮水量,比如每公斤体重每天需摄入100-150毫升的水。女性尿结石患者在日常饮水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而男性患者同样需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取。有运动习惯或生活在高温环境下的人群,因水分流失较多,需适当增加饮水量。对于有泌尿系统基础疾病或既往有尿结石病史的人群,更要注重水分的持续补充。
二、控制钙的摄入
并不是盲目地禁止补钙,而是要合理控制钙的摄取量。正常饮食中的钙一般是可以正常摄入的,但要避免过量摄入高钙食物。高钙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每天的摄入量应适度。对于尿结石患者,每天钙的摄入量建议控制在800毫克以内。年龄较小的儿童正处于骨骼发育阶段,对钙的需求较高,但如果是尿结石高危的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钙;孕妇等特殊人群如果有尿结石风险,也需要在医生评估下控制钙的摄入。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如孕期、哺乳期等,对钙的需求不同,同时尿结石风险也可能变化,需谨慎对待钙的摄入。男性如果有尿结石问题,也要注意避免过量摄入高钙食物。
三、限制草酸摄入
很多蔬菜、水果、坚果等含有较高的草酸,尿结石患者需要限制这类食物的过量摄入。例如菠菜、苋菜、甜菜、巧克力、坚果等草酸含量较高的食物应适量食用。以菠菜为例,每100克菠菜中草酸含量较高,尿结石患者应避免大量食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如果喜欢吃这类高草酸食物,家长要注意控制量;女性在日常饮食搭配中要减少高草酸食物的比例;男性也要注意避免过多食用高草酸含量的食物。有尿结石病史的人群更要严格控制草酸的摄入。
四、减少钠的摄入
过多的钠摄入会增加尿钙的排泄,从而促进尿结石的形成。所以要减少高钠食物的摄入,如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成年人每天钠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4克以下。儿童在饮食中要避免过多食用含钠高的加工食品;女性要注意减少日常饮食中钠的摄取量,比如减少食用腌制的咸菜等;男性也要控制高钠食物的摄入。对于有高血压等合并症的尿结石患者,控制钠的摄入更为重要,因为高血压和高钠饮食相互影响,会加重尿结石的风险。
五、控制蛋白质摄入
适量摄入蛋白质是必要的,但要避免过量。过高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尿中钙、尿酸等成分的排泄。一般成年人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体重合理安排,每公斤体重0.8-1.0克左右。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蛋白质摄入需满足生长需求,但也要注意不能过量;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如孕期,蛋白质摄入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控制;男性也要注意蛋白质摄入的适量性。有尿结石的人群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蛋白质的摄入水平,避免因蛋白质过量加重尿结石风险。
六、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膳食纤维可以结合肠道内的胆酸,减少其重吸收,从而降低尿液中草酸的浓度。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全麦面包、蔬菜、水果等。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30克的膳食纤维。儿童可以通过食用水果、蔬菜泥等方式摄入适量膳食纤维;女性在日常饮食中要增加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比例;男性也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对于尿结石患者,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预防结石复发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