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术后需注重多方面护理,包括密切观察伤口、合理体位护理与疼痛管理;调整饮食,保证易消化及营养摄入;预防疝气复发、阴囊水肿等并发症;不同年龄段患儿有特殊注意事项,新生儿期要精细护理,婴幼儿期防碰撞及注意喂养,学龄前儿童要监督活动并关注心理。
一、术后护理要点
1.伤口观察
小儿疝气手术后需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包括有无渗血、渗液。一般来说,术后24-48小时内是渗血渗液的高发时段。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若发现伤口有红肿、异常分泌物等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这可能提示伤口感染,婴幼儿皮肤娇嫩,感染风险相对较高,且愈合能力与成人不同,需格外关注。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家长要避免其用手搔抓伤口,防止伤口裂开等情况发生。
2.体位护理
术后建议患儿采取平卧位,膝关节微屈,这样可以松弛腹股沟区的肌肉,减少腹压对伤口的影响。对于不能配合的婴幼儿,家长要协助保持合适体位。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不太能自主保持体位,家长需多留意调整。
术后短期应避免剧烈活动,如奔跑、跳跃等,防止腹压增加导致疝气复发。婴幼儿活泼好动,家长要注意限制其过度活动。
3.疼痛管理
小儿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达与成人不同,术后要关注患儿有无哭闹不安等情况,这可能是疼痛的表现。对于轻微疼痛,可通过安抚等方式缓解,若疼痛较明显,需在医生评估后采取相应措施。由于小儿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药物使用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镇痛方法。
二、饮食注意事项
1.饮食调整
术后应给予患儿易消化的饮食,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因为便秘会导致腹压升高,不利于伤口愈合和防止疝气复发。婴幼儿消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术后饮食调整尤为重要。
可以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摄入,如新鲜蔬菜(应切碎煮烂后给婴幼儿食用),以促进肠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但要注意食物的温度和卫生,防止引起胃肠道不适。
2.营养补充
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有助于伤口愈合。可以选择鸡蛋羹、瘦肉末(需做成适合婴幼儿食用的细腻状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婴幼儿生长发育快,术后营养补充对恢复很关键。
三、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1.疝气复发
疝气复发是小儿疝气手术后需要重点预防的问题。要避免患儿长时间哭闹、咳嗽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如慢性咳嗽的患儿,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减少腹压升高的因素。婴幼儿本身可能因哭闹等导致腹压变化,家长需密切关注。
如果发现患儿手术侧阴囊再次肿大等情况,要考虑疝气复发可能,及时就医,可能需要再次评估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阴囊水肿
部分患儿术后可能出现阴囊水肿,这与手术过程中局部淋巴回流受阻等因素有关。一般可通过抬高阴囊等方式促进淋巴回流,帮助水肿消退。对于阴囊水肿情况,要观察其变化,若水肿持续不消退或加重,需告知医生进一步处理。婴幼儿阴囊皮肤薄嫩,水肿情况观察要细致。
四、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特殊注意事项
1.新生儿期
新生儿疝气术后,由于其身体各系统发育极不完善,护理上要更加精细。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进行伤口护理,注意保暖,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寒冷可能导致患儿应激反应,影响恢复。同时,密切观察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因为新生儿病情变化相对较快。
2.婴幼儿期
婴幼儿活泼好动,家长要特别注意防止其碰撞手术部位。要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因汗液等刺激伤口。在喂养方面,要注意按需喂养,避免过度喂养导致呕吐等情况,因为呕吐会增加腹压。
3.学龄前儿童
学龄前儿童开始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但仍需家长监督其活动。要给患儿讲解术后注意事项,让其配合治疗,如不要剧烈运动等。同时,关注患儿心理状态,可能因手术会有一定心理压力,家长要给予安抚和心理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