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破伤风需从伤口处理、主动免疫、被动免疫及高危人群防护等方面着手。伤口处理要及时清洁、消毒;主动免疫包括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百白破疫苗及成人定期加强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被动免疫有适用情况不同的破伤风抗毒素和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创伤高危职业人群及老年人等高危人群需加强防护与相应处理。
一、伤口处理
1.及时清洁伤口:当发生可能感染破伤风的创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清洗伤口,对于较深的伤口或污染严重的伤口,要尽可能清除伤口内的异物、坏死组织等。这是因为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在无氧环境中易繁殖,清洁伤口可减少其生存的有利环境。例如,被生锈铁器刺伤后,需尽快用流动水和肥皂清洗伤口数分钟。
2.消毒伤口:清洗后可用碘伏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碘伏能有效杀灭伤口周围的细菌,进一步降低感染破伤风的风险。
二、主动免疫
1.接种破伤风类毒素
儿童计划免疫:儿童通常会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百白破疫苗,其中就包含破伤风类毒素,通过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使儿童获得对破伤风的特异性免疫,一般婴儿在3-4月龄开始接种,共接种3剂,1.5-2岁时加强接种第4剂,6-7岁时再加强接种1剂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这种主动免疫能在体内产生抗体,当破伤风杆菌侵入时,抗体可发挥作用中和毒素。
成人加强免疫:对于没有全程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或者免疫史不明确的成人,如果存在可能感染破伤风的情况,需要进行加强免疫。一般每10年需加强接种1剂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例如,从事可能接触破伤风杆菌风险工作(如建筑工人等)的成人,应定期进行加强接种以维持体内抗体水平。
三、被动免疫
1.破伤风抗毒素(TAT)
适用情况:对于伤口污染严重、伤口深且未进行规范主动免疫的伤者,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一种血清制剂,能中和游离的破伤风毒素。但使用前需要做皮试,若皮试阳性需进行脱敏注射。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在儿童中,若存在适应证需注射TAT时,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皮试及脱敏注射操作,因为儿童对药物反应可能更敏感,皮试及脱敏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如有无过敏等不适表现。对于有过敏史者使用TAT需更加谨慎评估,可能需要采用其他替代方法或采取特殊的脱敏措施。
2.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
适用情况:对于过敏体质不能使用TAT的伤者,可选用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它是由人体血浆中提取的特异性抗体,免疫效力比TAT高,且一般无需做皮试。其作用机制也是中和游离的破伤风毒素,但价格相对较高。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在儿童中使用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时同样要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如果儿童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使用时需评估其免疫反应及效果情况;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也需要考虑对胎儿等的影响,一般在有明确适应证且利大于弊时才会使用,并密切监测孕妇及胎儿的状况。
四、高危人群防护
1.创伤高危职业人群:如建筑工人经常会接触到可能生锈的铁器等,这类人群除定期加强主动免疫接种外,在工作中应更加注意防护,一旦发生创伤要及时、规范地进行伤口处理及评估是否需被动免疫。例如,建筑工人在工作时应佩戴防护装备,避免脚部被钉子等刺伤,如果发生刺伤伤口较深情况应立即就医处理伤口并评估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免疫功能衰退的情况,其主动免疫产生抗体的能力可能下降,如果发生可能感染破伤风的创伤后应更加重视伤口处理及被动免疫措施的应用。同时,老年人在就医过程中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进行破伤风相关处理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状况对治疗的影响,如本身有严重心脏病的老年人在注射破伤风相关制剂时需评估药物对心脏功能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