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分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前者有腹泻、腹痛等症状,后者有腹痛、腹泻等症状;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饮食调整、休息)、药物治疗(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手术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时考虑),不同类型结肠炎及儿童患者治疗需注意相应情况。
一、结肠炎的症状
(一)不同类型结肠炎的典型症状
1.溃疡性结肠炎
腹泻:多数患者有频繁的腹泻,粪便多为黏液脓血便,这是由于肠道炎症导致黏膜糜烂、溃疡,黏液分泌增加以及出血所致。腹泻频率因人而异,轻者每日数次,重者可达十余次。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约70%-80%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会出现腹泻症状。
腹痛:多为轻至中度的腹痛,部位多在左下腹或下腹,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常在排便后缓解。这是因为肠道蠕动亢进或痉挛引起,炎症刺激肠道神经末梢导致疼痛。
其他症状:还可能伴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儿童患者可能还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因为长期的肠道炎症影响了营养的吸收。
2.克罗恩病
腹痛:部位多为右下腹或脐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绞痛等。疼痛往往与进餐有关,进食后加重,可能与肠道蠕动增强或肠内容物通过病变部位引起痉挛有关。
腹泻:大便多为糊状,一般无脓血,腹泻频率相对溃疡性结肠炎可能稍低,但也有患者出现频繁腹泻。部分患者可出现间歇性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
腹部包块:由于肠道炎症导致肠粘连、肠壁增厚等,可在腹部触及包块,多见于右下腹与脐周。
全身症状:常见有发热、消瘦、贫血等,儿童患者同样可能出现生长发育受限,因为克罗恩病会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长期的炎症反应也会消耗身体能量。
二、结肠炎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1.饮食调整
对于所有结肠炎患者,都需要注意饮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高纤维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而克罗恩病患者除了注意上述饮食外,还需根据病情适当调整,例如在肠道炎症活动期,可能需要进食低渣饮食,以减少肠道的机械性刺激。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营养均衡,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补充营养制剂。
2.休息
患者需要充分休息,尤其是在病情活动期,减少体力消耗,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儿童患者更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因为良好的休息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
(二)药物治疗
1.氨基水杨酸制剂
适用情况:常用于轻至中度的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轻度克罗恩病。例如,柳氮磺吡啶是常用的氨基水杨酸制剂,它在肠道内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和磺胺吡啶,5-氨基水杨酸可以抑制肠道炎症反应。
2.糖皮质激素
适用情况:对于中重度的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如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药物,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炎症介质的释放来减轻肠道炎症。但糖皮质激素有较多副作用,在儿童患者中使用需谨慎,要权衡利弊,密切监测其生长发育等情况。
3.免疫抑制剂
适用情况:对于激素治疗无效或依赖的患者,可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来控制肠道炎症,但可能会有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在儿童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定期监测血常规等指标。
(三)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
当结肠炎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出现大出血、肠穿孔、癌变等情况;克罗恩病患者出现肠梗阻、腹腔脓肿、难以控制的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儿童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更加谨慎,尽量保留肠道功能,减少对儿童未来生活质量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