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36周羊水少需明确定义及评估,可因母体(如血容量不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胎儿因素(如泌尿系统畸形、生长受限)导致,要监测胎心监护、胎儿生物物理评分,情况良好可保守治疗(左侧卧位、多喝水等),胎儿成熟或有严重问题则终止妊娠,高龄孕妇和有不良孕产史孕妇需更密切监测和管理。
一、明确羊水少的定义及评估
羊水过少是指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ml。怀孕36周时可通过B超检查来评估羊水情况,B超下羊水指数(AFI)≤5cm可诊断为羊水过少,最大羊水暗区垂直深度(MVP)≤2cm也提示羊水少。
二、寻找羊水少的原因并针对性处理
母体因素:若孕妇存在血容量不足,比如因呕吐、腹泻等导致脱水情况,会影响胎盘血液循环,进而导致羊水生成减少。此时需要积极治疗引起血容量不足的原发疾病,如治疗呕吐、腹泻等,同时鼓励孕妇多饮水,必要时可静脉补充液体以增加母体血容量,改善胎盘循环。对于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也可能出现羊水少的情况,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根据病情轻重进行相应的降压、解痉等治疗,必要时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来保障母儿安全。
胎儿因素: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可导致尿液生成减少,从而引起羊水少。此时需要进一步进行详细的胎儿超声检查等相关检查,明确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具体情况。如果畸形严重,可能需要考虑终止妊娠;若畸形情况相对较轻,需要与孕妇及家属充分沟通,评估继续妊娠的风险及后续处理方案。另外,胎儿生长受限也可能伴随羊水少,需要加强对胎儿生长情况的监测,通过增加营养摄入、改善胎盘血流等措施来促进胎儿生长,必要时可能需要提前分娩。
三、监测胎儿情况
胎心监护:怀孕36周时应加强胎心监护,通过胎心监护可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储备情况。一般建议每天进行20分钟左右的胎心监护,观察胎心率的变化、是否存在宫缩时胎心的反应等。如果胎心监护出现异常,如胎心减速、基线变异异常等,提示胎儿可能存在缺氧情况,需要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胎儿生物物理评分:结合B超检查进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包括胎儿呼吸运动、胎动、胎儿肌张力、羊水量等指标,综合判断胎儿在宫内的安危状况。如果生物物理评分异常,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考虑提前终止妊娠等。
四、处理方式的选择
保守治疗:如果胎儿情况良好,孕妇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可采取保守治疗。让孕妇左侧卧位休息,以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同时密切观察羊水情况的变化,定期进行B超检查监测羊水量、胎心监护等。鼓励孕妇多喝水,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一般建议每天饮水1500-2000ml左右,通过增加母体血容量来改善羊水情况。
终止妊娠:如果胎儿已经成熟,或者存在严重的胎儿畸形、胎儿窘迫等情况,应及时终止妊娠。怀孕36周时胎儿已经基本成熟,若需要终止妊娠,可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如剖宫产等。剖宫产可以快速娩出胎儿,减少胎儿在宫内缺氧的时间,保障胎儿的安全。对于孕妇来说,术后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预防感染等。
五、特殊人群提示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年龄≥35岁)发生胎儿畸形、胎儿生长受限等情况的风险相对较高,在怀孕36周发现羊水少后,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胎儿情况,可能需要更频繁地进行B超检查、胎心监护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同时,高龄孕妇自身的并发症风险也较高,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需要加强对孕妇自身健康状况的监测和管理。
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对于曾经有过羊水过少不良孕产史的孕妇,此次怀孕36周出现羊水少情况时,心理压力可能较大,需要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在监测和处理过程中要更加谨慎,密切关注孕妇和胎儿的每一项指标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最大程度保障此次妊娠的顺利进行和母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