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口腔检查的牙齿和牙龈情况、面部检查的面部对称性)、影像学检查(X线片检查的曲面体层片和头颅侧位片)、模型检查(牙模制取和模型分析),儿童患者需关注牙齿颌骨发育及配合,成年患者要考虑全身健康状况及矫正特点。
一、一般检查
1.口腔检查
牙齿情况:医生会仔细检查牙齿的排列、拥挤程度、咬合关系等。例如,观察牙齿是单纯的排列不齐,还是存在深覆合、深覆盖等复杂的咬合问题。通过视诊可以初步了解牙齿的基本形态和相互位置关系,这对于制定矫正方案至关重要,因为不同的牙齿排列和咬合问题需要不同的矫正方法。
牙龈状况:检查牙龈是否有炎症、出血、增生等情况。牙龈健康状况是牙齿矫正的基础,如果牙龈存在炎症,需要先进行治疗,否则在矫正过程中可能会加重牙龈问题。比如,牙龈炎患者在矫正时,由于牙齿移动可能会导致菌斑堆积更严重,进而使牙龈炎症恶化。
2.面部检查
面部对称性:观察面部左右两侧是否对称,包括面部骨骼和软组织的对称性。面部不对称可能是由牙齿排列不齐或颌骨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的,这对于判断矫正的必要性和选择合适的矫正方法有重要意义。例如,一侧面部明显比另一侧突出,可能需要结合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来解决。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片检查
曲面体层片:可以全面了解上下颌骨的整体情况,包括牙齿的发育情况、牙槽骨的高度和密度、颌骨的形态和结构等。通过曲面体层片,医生能看到所有牙齿的全貌以及颌骨的大致轮廓,有助于评估牙齿的萌出情况和颌骨的发育是否正常。例如,判断是否存在多生牙、埋伏牙等情况,这些牙齿的存在会影响牙齿的排列和矫正方案的制定。
头颅侧位片:这是牙齿矫正中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检查。它可以提供颅面部骨骼的精确测量数据,如SNA、SNB、ANB角等,这些角度能够反映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和面部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头颅侧位片的测量分析,医生可以制定出个性化的矫正方案,预测矫正后面部和牙齿的变化情况。比如,根据SNA角(上颌骨与颅底的位置关系角)和SNB角(下颌骨与颅底的位置关系角)来判断是上颌前突还是下颌后缩等问题,从而选择合适的矫正方法。
三、模型检查
1.牙模制取:医生会制取患者的牙齿模型,通过模型可以更直观地观察牙齿的排列情况、牙弓的形态等。牙模是三维的,能够精确反映牙齿的实际情况。例如,对于牙齿的拥挤程度,在模型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牙齿之间的间隙是否足够,以及拥挤的具体部位。
2.模型分析:对牙模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牙齿的近远中关系、牙弓的长度和宽度等。通过模型分析,医生可以进一步确定牙齿的排列问题和矫正的可行性。比如,分析牙弓是否狭窄,是否需要进行扩弓治疗等,还可以模拟牙齿移动的情况,为矫正方案的设计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四、特殊人群的检查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在进行牙齿矫正检查时,需要特别注意其牙齿和颌骨的发育情况。儿童的乳牙和恒牙替换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检查时要关注乳牙的脱落情况、恒牙的萌出顺序和位置。例如,6-12岁是儿童乳牙和恒牙替换的关键时期,要检查是否有恒牙萌出异常,如埋伏阻生等情况。同时,儿童的配合程度相对较低,医生需要更加耐心地与儿童沟通,以顺利完成各项检查。
2.成年患者
成年患者进行牙齿矫正检查时,除了常规的口腔、影像学和模型检查外,还需要考虑其全身健康状况。因为成年患者可能患有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牙齿矫正的过程和效果。例如,糖尿病患者在矫正过程中要注意口腔卫生,因为高血糖环境容易导致口腔感染,而感染可能会影响矫正的顺利进行。同时,成年患者的牙齿和牙槽骨已经基本发育完成,矫正的难度和所需时间可能与儿童不同,需要更加精确地制定矫正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