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龋齿需治疗,不及时治疗有诸多危害,治疗方法有填充、嵌体修复、乳牙根管治疗等,不同年龄段治疗有特点,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可通过口腔卫生指导、控制饮食、定期口腔检查等措施预防小孩龋齿。
一、小孩龋齿需要治疗
小孩龋齿是需要治疗的,若不及时治疗会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一)龋齿对小孩口腔健康的危害
1.疼痛影响生活:龋齿若不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可累及牙髓,引起牙髓炎,导致孩子出现剧烈牙痛,尤其在进食冷热酸甜食物时疼痛加剧,严重影响孩子的进食,进而影响其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例如,孩子因为牙痛可能会拒绝进食肉类、蔬菜等固体食物,导致营养不均衡。
2.影响牙齿替换:乳牙发生龋齿后,若病变严重,可能会影响继承恒牙的发育和萌出。乳牙龋齿导致根尖周炎症,可能会破坏恒牙胚周围的组织,使恒牙萌出异常,如萌出位置不正、萌出时间过早或过晚等。
3.引发面部肿胀等局部感染:严重的龋齿可引起根尖周脓肿,导致面部肿胀,影响孩子的面部外观和口腔功能。而且感染还可能扩散,引起全身感染症状,如发热等。
4.影响咀嚼功能:龋齿会使牙齿的咀嚼面受损,孩子在咀嚼食物时,患龋齿的牙齿无法正常发挥咀嚼作用,长期如此会导致孩子偏侧咀嚼,进而影响面部的对称性发育。
(二)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1.填充治疗:这是常见的治疗小孩龋齿的方法。医生会先去除龋坏的组织,然后用填充材料进行填充。对于低龄儿童,治疗时可能需要在家长的安抚和配合下进行,要注意安抚孩子的情绪,使其尽量配合治疗。
2.嵌体修复:如果龋齿较严重,累及的牙体组织较多,填充材料不易固位时,可能会采用嵌体修复。嵌体是根据牙齿的形状定制的修复体,能较好地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
3.乳牙根管治疗:当龋齿已经累及牙髓,引起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时,可能需要进行乳牙根管治疗。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根管治疗材料和方法,尽量减少对孩子乳牙下方恒牙胚的影响。
(三)不同年龄段小孩龋齿治疗的特点
1.幼儿期(1-3岁):此阶段小孩配合度差,治疗时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安抚孩子。医生操作要轻柔,可采用局部麻醉等方式尽量减少孩子的不适。要注意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饭后漱口等,预防龋齿进一步发展。
2.学龄前期(4-6岁):这个时期的小孩开始有一定的配合能力,但仍需要医生和家长共同引导。治疗后要加强口腔卫生指导,如教会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儿童专用牙膏等,预防新的龋齿发生。
3.学龄期(7-12岁):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配合度逐渐提高,治疗可相对顺利进行。但要关注孩子的口腔卫生维护情况,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饮食习惯可能较为复杂,如爱吃零食等,容易导致龋齿复发,需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四)预防小孩龋齿的重要性及措施
1.预防的重要性:预防小孩龋齿比治疗更为重要,因为一旦发生龋齿,治疗过程可能给孩子带来不适,而且治疗后的牙齿功能恢复也不如未发生龋齿的天然牙。预防可以减少孩子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2.具体预防措施
口腔卫生指导:从小孩长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就应进行口腔清洁。家长可以用柔软的纱布或儿童专用牙刷为孩子清洁牙齿,每天早晚各一次。随着孩子长大,教会孩子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要注意将牙齿的各个面都刷到。
控制饮食:限制孩子食用过多的含糖食物和饮料,如糖果、巧克力、碳酸饮料等。在孩子进食后,要及时清洁口腔,减少糖分在口腔内的残留时间。可以多给孩子提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清洁牙齿表面。
定期口腔检查:建议每半年带孩子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早期龋齿并进行处理。医生可以通过涂氟等方法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尤其是对于容易患龋齿的儿童,可以定期进行涂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