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结节病变的原因包括内分泌因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相关)、肿瘤性因素(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癌)、遗传因素(家族性肾上腺疾病相关遗传)及其他因素(感染因素、自身免疫因素),不同因素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及机制各有特点。
一、内分泌因素相关原因
(一)醛固酮增多相关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导致肾上腺结节病变的常见内分泌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发生病变有关,这些病变细胞会自主分泌过多的醛固酮,进而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导致肾上腺结节形成,可能与基因缺陷等因素使得肾上腺皮质细胞功能异常有关,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均可发生,性别差异方面暂无明确绝对倾向,但在临床中女性患者可能因激素水平波动等因素需更密切监测。
(二)皮质醇增多相关
库欣综合征相关的肾上腺结节病变也较为常见,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皮质醇可由垂体瘤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增多(库欣病)、肾上腺本身的腺瘤或腺癌自主分泌皮质醇等原因引起。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患库欣综合征相关肾上腺结节病变可能与遗传综合征等特殊病因关系更密切,比如Carney综合征等,而成年患者可能更多与垂体病变或肾上腺自身病变有关,性别上暂无显著特定差异,但女性可能因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需排查是否合并相关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情况。
二、肿瘤性因素相关原因
(一)肾上腺皮质腺瘤
肾上腺皮质腺瘤是较为常见的肾上腺结节病变原因,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腺瘤。功能性腺瘤可分泌过多的激素引起相应临床综合征,如分泌醛固酮的醛固酮瘤会导致醛固酮增多症相关表现,分泌皮质醇的皮质醇瘤会引起库欣综合征表现;无功能性腺瘤通常无激素分泌异常相关表现,多在体检等情况时发现,其具体发病机制可能与肾上腺皮质细胞的克隆性增生有关,具体的细胞分子水平机制涉及一些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等情况,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性别差异不突出。
(二)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皮质癌相对少见,但也是肾上腺结节病变的原因之一,其恶性程度较高,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多种遗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往往会有激素分泌异常相关表现,如分泌雄激素导致女性男性化表现等,多见于中老年人,但也有儿童发病的罕见情况,男性和女性均可患病,不过在激素分泌异常相关表现上可能因性别不同有所差异。
三、遗传因素相关原因
(一)家族性肾上腺疾病相关遗传
某些遗传性疾病可导致肾上腺结节病变,如一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疾病可能与肾上腺相关的基因异常有关,使得肾上腺组织容易出现异常增生形成结节,例如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Ⅰ型是由CYP11B2基因的点突变引起,具有家族聚集性,不同年龄段的家族成员都有患病风险,在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中需高度警惕肾上腺结节病变的发生,进行密切的基因筛查和肾上腺相关监测。
四、其他因素相关原因
(一)感染因素
某些特殊的感染可能累及肾上腺,引起肾上腺组织的炎症反应,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导致肾上腺结节形成,例如结核杆菌感染可引起肾上腺结核,进而导致肾上腺组织出现病变形成结节,在结核高发地区或有结核接触史等人群中需考虑该因素,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因感染结核杆菌而患病,性别差异不明显,但儿童感染结核后发生肾上腺结核导致结节病变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等,需及时诊断和处理。
(二)自身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肾上腺组织受损,引发免疫炎症反应,从而促使肾上腺结节形成,其发病机制是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肾上腺组织,具体的自身抗体产生等机制尚在研究中,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可能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相对特点在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结节病变中可能有一定相关倾向,但并非绝对,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发人群需关注肾上腺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