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阑尾炎手术方式有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腹适用于基层设备有限等情况,腹腔镜适用于多数患者尤其年轻等人群,不同手术方式需考量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术后要做好一般护理、注意饮食,儿童和老年人有各自特殊注意事项。
一、慢性阑尾炎的手术方式
慢性阑尾炎主要的手术方式为阑尾切除术,包括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适用情况:对于一些基层医疗单位,设备条件有限时可能会选择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患者阑尾炎症较轻,或者局部解剖结构相对清晰,没有严重粘连等情况时可考虑。
手术过程:一般采用右下腹麦氏切口,逐层切开腹壁进入腹腔,找到阑尾后,结扎阑尾的系膜,切断阑尾,残端进行处理后将阑尾切除并缝合腹壁。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适用情况: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大部分慢性阑尾炎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对腹部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较为适用。另外,当阑尾周围有轻度粘连,但通过腹腔镜的操作可以分离粘连时也可选择。
手术过程:患者需要建立气腹,一般在腹部打3-4个穿刺孔,通过腹腔镜器械找到阑尾,处理阑尾的系膜和残端,将阑尾切除后从穿刺孔取出。
二、不同手术方式的特点及适用人群考量
年龄因素:
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于儿童慢性阑尾炎更为合适,因为儿童腹壁薄,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且能减少开腹手术对儿童腹壁肌肉等组织的损伤,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需要根据儿童的体重、腹腔内情况等综合评估能否进行腹腔镜手术。
老年人:如果老年人慢性阑尾炎没有严重的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也是可行的选择。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对老年人机体的应激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老年人术后的恢复,减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但如果老年人合并严重的心衰、呼吸功能不全等情况,开腹手术可能相对更安全,但开腹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发生风险相对较高。
性别因素:一般来说,性别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影响不大,主要是根据阑尾的病变情况、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因素来选择开腹还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不过女性患者如果是妊娠期合并慢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相对更有优势,因为可以减少对子宫的刺激等。
生活方式因素:对于一些从事对腹部美观要求较高职业的人群,如模特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更能满足其生活方式需求。而对于一些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开腹手术如果恢复良好,也可以满足其术后早期恢复体力劳动的需求,但腹腔镜手术在术后早期恢复轻度活动方面可能更具优势。
病史因素:如果患者有过腹部手术史,导致腹腔内严重粘连,此时可能更适合选择开腹阑尾切除术,因为腹腔镜下分离粘连风险较高,容易损伤周围脏器。而对于没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较好的选择。
三、术后注意事项
一般护理:无论是开腹还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都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术后早期要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翻身、活动四肢等,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饮食方面:术后肛门排气后可逐渐恢复饮食,先从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藕粉等,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等,再慢慢恢复到正常饮食。饮食要遵循循序渐进、营养均衡的原则,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胃肠负担。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术后要注意保持切口清洁,防止感染。儿童可能不太配合术后的护理,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切口情况以及有无腹痛等不适,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带儿童复诊。
老年人:要注意加强呼吸道护理,鼓励老年人咳嗽、咳痰,防止肺部感染。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水电解质平衡,因为老年人各脏器功能相对较弱,术后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