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道炎症状表现多样,局部有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分泌物,全身可有发热、寒战,不同年龄儿童表现有差异,婴儿主要是哭闹、尿布频繁浸湿等,幼儿会说尿道痛等,学龄期儿童能清楚描述症状及有相应外观表现,家长需关注并及时就医,注意个人卫生预防。
一、局部症状
1.排尿异常
对于儿童尿道炎患者,最常见的排尿异常表现是尿频。儿童会频繁地去厕所排尿,每次排尿量可能不多。这是因为炎症刺激了尿道黏膜,导致尿道敏感性增加,使得儿童产生尿意。例如,正常儿童白天排尿次数一般在6-8次左右,而患有尿道炎的儿童可能会超过10次。同时,还可能出现尿急,即突然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控制,儿童往往来不及跑到厕所就会有尿液排出。另外,尿痛也是常见症状,儿童在排尿时会感到尿道部位有刺痛、灼痛等不适感觉,年龄稍大的儿童可能会用语言表达出尿道部位的疼痛,较小的婴儿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安、排尿时挣扎等情况。
2.尿道分泌物
部分儿童尿道炎患者会出现尿道分泌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尿道炎,可能会有脓性分泌物。新生儿或婴儿患尿道炎时,可能会在尿道口发现有少量的脓性分泌物,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擦拭时可看到有脓性物质。而对于olderchildren(较大儿童),可能会在晨起时发现尿道口有少量分泌物,分泌物可呈稀薄或浓稠状,颜色多为黄色或黄绿色等异常颜色。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一些较为严重的儿童尿道炎可能会引起全身发热症状。如果是由较严重的细菌感染导致的尿道炎,细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可能会引起儿童体温升高。一般来说,体温可能会达到38℃以上,甚至更高。例如,有的儿童会出现体温在38.5-39℃之间的情况,并且可能伴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表现。不过,并不是所有儿童尿道炎都会出现发热症状,一些轻度的尿道炎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的排尿异常等症状,而没有全身发热。
2.寒战
在发热的同时,部分儿童可能会出现寒战现象。当儿童体温升高时,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怕冷、发抖等寒战表现。这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从而出现寒战症状。比如,在体温上升期,儿童会感觉寒冷,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
三、不同年龄儿童的表现差异
1.婴儿期
婴儿患尿道炎时,由于不会用语言表达不适,主要表现为哭闹不安、尿布频繁被尿液浸湿。因为婴儿排尿次数相对较多,当尿道有炎症时,这种不适感会更明显地通过哭闹来体现。同时,可能会出现尿道口周围发红、肿胀的情况,家长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尿道口部位的皮肤颜色比正常时更红,且有肿胀现象。另外,婴儿可能会出现吃奶量减少、精神状态不如平时等情况,这是因为身体的不适影响了婴儿的整体状态。
2.幼儿期
幼儿已经能够简单表达一些不适,可能会说尿道部位疼痛,在排尿时表现出明显的抗拒。同时,可能会出现排尿时的异常动作,比如排尿时双腿夹紧等。在外观上,可能会发现尿道口有少量分泌物,或者尿道口周围有轻微的红肿现象。而且幼儿可能会出现精神不振、不愿意活动等情况,因为尿道的不适会让幼儿感觉身体不舒服,从而影响其活动和精神状态。
3.学龄期儿童
学龄期儿童能够比较清楚地描述自己的症状,会明确表示排尿时尿道疼痛、尿频、尿急等情况。在外观上,可能会发现尿道口有较为明显的红肿,如果是细菌感染严重的情况,红肿可能会比较明显。同时,学龄期儿童可能会因为排尿不适而影响学习注意力,比如在课堂上可能会因为频繁想排尿而不能集中精力听讲等。
儿童尿道炎的症状表现因儿童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排尿情况以及全身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儿童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延误。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的清洁,保持局部干燥,减少尿道炎的发生风险。